民国书法北京银座2021秋拍
民国时期,风云际会,各种理论思潮与社会团体也层见迭出,各领域涌现出众多知名人物,他们的书翰无疑给今天的我们展现出一幅幅亲切的图景。其中有些人的书法水平亦颇高,更为世人所珍视。时光流逝,世事变迁,许多珍贵的墨迹如今已大多散佚,要想收集赏玩颇为不易。 这些书迹累经尘劫,得以流传至今,今人得见,诚为幸事。这里撷取一些吉光片羽,透过这些纸墨,百年前的金戈铁马之声仿佛传到我们的耳畔。 Lot蔡廷锴(-)行书“有热心兼有毅力” 款识:筱梅同志正,蔡廷锴。 71×21.5cm约1.4平尺 蔡廷锴将军在抗日战争中功勋卓著,其赠与友人“有热心兼有毅力”之寄语,无论在当时抑或今日,都能给予人温暖的鼓励。 Lot蒋中正(-)楷书“勤恪堪念” 款识:蒋中正。 钤印:蒋中正 说明:此作品曾用以刻匾,纸面上留有其工作时造成的痕迹。 60×.5cm约6平尺 蒋中正的楷书以欧阳询、柳公权为根基,顿挫分明,结体有度,骨力雄强,章法严谨,用笔以方笔为主,从中不难看出他的刚健向上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倔强性格,表现出瘦硬挺骨之风范。此件楷书“勤恪堪念”,用笔苍劲,结构谨严,透露出用以表彰下属之勤恪的殷殷之情。 Lot何应钦(-)行书五言诗 释文:桂海钟奇气,多称文武名。分符经百战,开府建双旌。宿望于今重,端居足慰情。逢辰欣作健,星见老人明。 款识:鹤龄上将八秩大庆,何应钦敬祝。 钤印:何应钦印、敬之 说明:上款人李品仙(-),字鹤龄,广西省梧州府苍梧县人。 简介:何应钦,字敬之,贵州兴义人。 .5×41.5cm约4.8平尺 Lot郑孝胥(-)行书七言诗 释文:群山破散纵双流,荡荡平原入戍楼。试遣劳人歌一曲,倚阑斜日看龙州。 款识:翊云仁兄世大人雅属,郑孝胥录旧诗。 钤印:郑氏寿、苏戡 说明:上款人江庸(-),字翊云,福建龙岩人。民国时期曾任司法总长、故宫博物院古物馆馆长、国大代表等职,年后任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文史馆馆长。 ×39cm约5.6平尺 Lot吴佩孚(-)草书七言联 释文:更情毋教猱升木,御侮当思鸰在原。 款识:子玉吴佩孚。 钤印:吴佩孚印、子玉书画 简介:吴佩孚,字子玉,山东省蓬莱县人。 ×46cm×2约7.5平尺(每幅) 吴佩孚多以雄浑奇崛的草书为世人所知,Lot“更情毋教猱升木,御侮当思鸰在原”便是其典型,意谓教人勿诱人为恶、面对外敌时要兄弟友爱。吴佩孚作为独自离乡打拼的书生秀才,从步兵一步步成为将领,直至雄踞数省的军阀,其为人必有可称道之处。而此次所见另一件风格清新的行书条幅“半夜书声月在天”,文辞亦清新可喜,为我们展现出军人吴佩孚的另一面,格外值得留意。 Lot黎元洪(-)楷书七言联 释文:静坐竹林观自在,闲游兰若悟文殊。 款识:轶陶科长,黎元洪。 钤印:黄陂黎氏、元洪之印 鉴藏印:袁伟珍藏金石书画、启东袁伟曰利大吉 说明:上款人王轶陶,民国年间曾任职于金城银行,嗜好古玩字画,曾有以重金收购明宣德釉里红三鱼高足杯之轶事。 .5×39.5cm×2约5.8平尺(每幅) 黎元洪在武昌起义后被拥立为湖北军政府都督,书法雄强有力,流畅有法。其晚年投身商业与教育,正如此作“静坐竹林观自在,闲游兰若悟文殊。”之恬淡闲适。 Lot徐世昌(-)行书五言联 释文:临水知鱼乐,观山爱马迟。 款识:文轩大兄属,徐世昌。钤印:徐世昌印、弢斋 .5×59cm×2约12.8平尺(每幅) Lot徐世昌(-)行书五言诗 释文:公堂开后阁,凡木愧华簪。栽培一寸根,寄子百年心。常恐樊笼中,摧我鸾鹤襟。那知积雨后,寒芒晓森森。 款识:鞠人。 钤印:徐世昌印、鞠人 ×57cm约12平尺 徐世昌五言联“临水知鱼乐,观山爱马迟”是难得一见的大尺幅作品,极具震撼力。徐氏虽位为总统,一生雅好翰墨,其书名甚高,并非假借“总统”之名。 Lot李济深(-)隶书五言诗 释文:田横甘蹈海,鲁连不帝秦。古人虽云远,高义早心铭。丈夫负壮志,岂为流俗更。如君真健者,珍重祝行旌。 款识:录陈湘先生送青山先生诗,以应青山先生雅属,弟李济深。 钤印:任潮 说明:上款人陈青山,为民国时期著名报人。委托方得自陈青山之子陈大章,并附陈大章照片。 65×23cm约1.3平尺 Lot袁克文(-)行书七言诗 释文: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分明一诗,多为人诵,荒陋殊自惭也。 款识:特璋仁兄,袁克文。 钤印:寒云千秋万岁、洹上袁克文印 说明:上款人康特璋(-),安徽祁门人,清代末年科举贡生。民国时期主持景德镇的江西瓷业公司,采取新式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取得成效,产品“几与前清之御窑媲美”,在海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简介:袁克文,字豹岑,别署寒云,河南项城人,生于朝鲜国汉城,文学家,青帮大老、昆曲名票,袁世凯之子。一生诗酒风流,民国四公子之一。其书法不拘一格,或意趣天成,或旷达雄健,或圆劲苍朴,或潇洒率意,大字小字皆能为佳。 94.5×37cm约3.1平尺 Lot于右任(-)草书“中兴大任” 款识:为章同志,于右任。 钤印:右任 说明:北京银座春拍,曹为章藏名家书画专场,Lot。上款人曹为章(-),名俊,字为章,江苏宝山人,早年毕业于国立政治大学法律系。 65.5×32.5cm约1.9平尺 Lot于右任(-)魏碑卢纶《题悟真寺》 释文:万峰交掩一峰开,晓色常从天上来。似到西方诸佛国,莲花影里数楼台。 款识:卢纶《题悟真寺》。于右任。 钤印:于、右任 ×38cm约4.7平尺 Lot于右任(-)草书五言联 释文:清悟开世运,大业建书城。 款识:仲奕先生法正,三十七年十一月,于右任。 钤印:右任、大平老人 .5×32cm×2约3.8平尺(每幅) Lot溥儒(-)行书七言联 释文:烟萝碧水惊风晚,雪竹寒窗对月明。 款识:心畬。 钤印:旧王孙、溥儒 91×16.5cm×2约1.4平尺(每幅) Lot熊希龄(-)行书七言联 释文:四朝耆旧冰霜后,两郡风流水石间。 款识:丽江姪孙雅正,熊希龄。 钤印:熊希龄印、秉三 简介:熊希龄,字秉三,别号明志阁主人、双清居士。湖南湘西凤凰人,祖籍江西丰城石滩。 ×39.5cm×2约5.2平尺(每幅) 作为前清进士,熊希龄的文化基础相当扎实,其书作也有具有一定的水准和特色。熊希龄流传下来的书法作品多以行书为主。其书法点画舒张、线条波势明显,长横大捺,开合有度,细观之下或藏锋护尾、或纵横奇崛;结体时而反疏为密、时而密者反疏,形式变化不各具形态。全篇下来一波三折,节奏十分明快、强烈,颇有几分黄山谷之神韵。 熊希龄的书法作品存世的不多,然而观熊希龄的书法作品让人有如见其人的感觉,满腔热血,嫉恶如仇。在飞动的笔墨中,展现出他非凡的人格魅力。 Lot曾熙(-)楷书五言联 释文:真仙留石篆,逸事纪山家。 款识:子和仁兄老法家正之,庚申冬十月,农髯曾熙。 钤印:曾熙之印、农髯、闲居习古不交当世 ×44cm×2约6.6平尺(每幅) 曾熙的书法以一九一五年迁居上海鬻书画为界,在此之前,他虽勤于书法,但并没有过多地注重作品的艺术形式。一九一五年之后,曾熙在上海开始了职业书家的生涯。他的作品体现出传承与鼎革的相融,展现了独特的创新风貌,引领民国书坛一时之风气。 他的楷书不以北碑为限,还师法唐碑,学习颜真卿,以及翁同龢、何绍基等书家的书法。曾熙认为他们都学颜真卿而出入变化,三人皆是善学者,加入不同的碑帖笔法变化而出,诚可为师。因此,他用心学之,“遂影诸石”,可见曾熙学习书法之勤奋与认真。曾熙大字楷书,功力深厚,所写对联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面貌多样,相得益彰,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这些对联在笔法、结体、章法上无一雷同,这就说明了曾熙在楷书中用功之深和用心之苦。 在力争融合南北书派的道路上,曾熙艰难前进,无所依傍。他在对北碑的临习过程中,力图通过篆隶笔法去矫正北碑在刻工二次“创造”之后所带来的方笔弊端,用圆笔来书写魏碑,在当时也是一个创造。曾熙的楷书从碑入手,舍表求里,大字紧密有娴静安详之态,小字舒展有豁达开张之势,意境高古,既有魏晋遗风,又有时代新韵,在民国书坛上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影响深远。但由于曾熙的书法必须要有深厚的学养和功力才能达到,所以学之不易,几乎成为绝响。 此作品中,其体式宽博开张,用笔圆融安详,饶有草情篆韵。像这样雄浑古穆的大字的作品,显然都深受《瘗鹤铭》影响。他书写时采用短锋粗笔,波磷含蓄、锋芒内敛、如“棉里藏铁”,体态宽绰舒朗,极具雍容安和之气。 Lot郭沫若(-)、于立群(-)行书毛主席词对屏 款识:1.毛主席《菩萨蛮·黄鹤楼》。书为秦统兴同志,一九六六年春,郭沫若。 2.毛主席词句,一九六六年,秦统兴同志嘱,于立群。 钤印:1.郭沫若2.于立群 说明:上款人秦统兴(-),山西长治人。 67×44cm×2约2.7平尺(每幅) Lot郭沫若(-)草书七言诗 释文:江边微石剧堪怜,受尽瑳磨不计年。凝静无心随浊浪,飘浮底事问行船。内充真体圆融甚,外发英华色泽鲜。出水便嫌遗润朗,应知笼竹亦宜烟。 款识:此四年前旧作,三十四年双十节后三日为瑜瑜侄女书。笔破实难成字,八叔鼎堂。 钤印:郭沫若 65.5×32cm约1.9平尺 Lot茅盾(-)行书自作诗 款识:为曹雪芹逝世二百周年作,知侠同志两正,茅盾,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于北京。 钤印:茅盾 说明:上款人刘知侠(-)为著名作家,是家喻户晓、风靡南北的小说《铁道游击队》的作者。 68×33cm约2平尺 Lot胡适(-)行书格言 款识:要怎么收获,先怎么栽。承鉴先生,胡适。卅八,二,廿九。 钤印:胡适 48.5×28cm约1.2平尺 Lot胡适(-)行书自作词 释文:风打没遮楼,月照无眠我。从来没见他,梦也如何做。 款识:四十多年前的小词,青来女士,胡适。 钤印:胡适之印 说明:上款人李青来为胡适挚友,生于年,江苏人。 58×30.5cm约1.6平尺 Lot邓邦述(-)篆书七言联 释文:楚臣终是餐英客,邻叟来传补竹方。 款识:厚之仁兄法家指正,癸亥四月,弟邓邦述。 钤印:群碧居士、邓邦述印 简介:邓邦述,字正闇,号孝先,江宁(今南京)人,祖籍苏州洞庭西山明月湾,近代诗人、藏书家。曾为端方幕僚,受派出国考察。后移居祖籍江苏吴县,自号沤梦老人、群碧翁。喜藏书,筑群碧楼,藏书近四万卷,其中包括一千余卷宋刻本。曾协助端方收购丁氏“八千卷楼”藏书,参与筹办江南图书馆。 ×37.5cm×2约4.9平尺(每幅)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xinge.com/zxcx/11136.html
- 上一篇文章: 民情热线走进滨江区长河街道中兴社区为民服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