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70317/5252031.html

在这个黑天鹅横飞的时代,要想预防职业生命骤然终结,需要在职场上主动、努力、额外付出,要么把命做硬,让别人离不开你,要么多准备几条命,随时可以重生。

--张新安

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里,不少人在职场上面临的问题,不是职业生涯该怎样发展,而是职业生命该如何存续。

想象有一天,人力资源部约你面谈,因为主管认为你在部门中属于多余的人;或者公司自身难保,需要收缩裁员,你所在部门都被整个端掉,你有什么应对的办法?

这一天离你我并不遥远,最近很多公司都在发生类似的事情。

如果年轻,或许可以把它当成锤炼的机会,挥挥手,去寻找更好的平台,或者借机给自己放个假,背起包裹,在山水之间放飞几个月的心情。

可你不再年轻,上有老下有小,这是真正要命的事情。

突然意识到要准备一份简历,开始在招聘网站上寻找各种可能的职位,拉下面子给点头之交的朋友打电话,时间一天天过去,工作仍然没有着落,你不敢让家人知道,就像一个帖子里写的,作为一个失业中年人,每天都在星巴克里,坐了三个月。

你的职业生命看起来走到了尽头。

如果不想让这样的事情落到身上,有两个建议。

一、把职业生命做硬

第一是把职业生命做硬。命硬,就不容易挂掉。

闭上眼睛想一想,在当前岗位上,有没有什么事情,别人都做不了只能由你来做?或者别人再怎么努力,都难以做到像你一样好?

作为一名销售,有没有一些关键客户,只有你出马才能签单?

作为一名研发,是不是少了你,有些项目就不能按期交付?

作为一名主管,可曾由于你的努力,部门KPI傲视同僚?

……

这些都是把命做硬的门路。

这些门路需要主动,需要努力,需要额外付出,和职位高低贵贱关系不大。

举个例子,做秘书命硬不硬?如果平时只是接个电话、订个差旅、做个报销,领导交待什么就做什么,这命就不硬,随时可以从市场上招一个手脚更快的来替换掉。

如果秘书深刻理解领导想要做什么,环境又需要领导做什么,在领导的工作中找准自己的定位,主动做好支持工作,做大量额外的奉献,帮助领导把精力集中在关键事情的判断决策上,命就能硬起来。

华为公司的张燕燕,早期给任正非做秘书,后来做到公司副总裁,走的就是这个路子。任正非评价她说“……特别善解人意,你想做什么事,她在电话里就帮你处理了,但是你并没有交待她做什么事”。

秘书如此,其他职业亦然。在这个变化的时代里,就算在大学教书的教授,没有一两门拿手好课,不发表几篇高水平论文,现在也都混得提心吊胆,被大学以不能“终身制”的名义,变着法子往外赶。

二、把职业生命做多

第二个建议是把命做多,命多,挂掉还可以重生。

要提醒的是,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多和硬是矛盾的,大家都精力有限,又多又硬不大现实。当然,命硬的话,就不需要多;反过来,命多的话,也会都不够硬。

如果难以在当前职业上把命做硬,或者从事的本来就是短命职业(像小鲜肉),就需要考虑做多,至少有一个备胎。

工科男技术活干不动了,有没有准备好做管理工作?

当领导的行政岗位不让待了,能不能改行做培训工作?

做教授的写不出高水平论文,是不是企业顾问先干起来?

……

像李善友,职业经理人不做了,就能做创业者搞酷6;酷6不酷了,就能做教授在中欧教创业,不教创业了,就能二进宫再做创业者搞个混沌大学出来……像猫一样,有九条命。

跟做硬一样,做多也需要主动、需要努力、需要额外的付出。除了这些之外,还需要有忧患意识,需要保持开放和学习的心态,需要未雨绸缪,这样才能不断攒出第二条职业生命。

这个道理在企业层面也成立:强大如华为,也会搞个平时不用的“鸿蒙”备着,不然就会像中兴一样,黑天鹅飞出,被人按在地上想怎么摩擦,就怎么摩擦,分分秒都可能挂掉。

总结一下,在这个黑天鹅横飞的时代,要想预防职业生命骤然终结,需要在职场上主动、努力、额外付出,要么把命做硬,让别人离不开你,要么多准备几条命,随时可以重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xinge.com/zxcx/12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