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Ora

编辑/Kilig

设计/Zoi.

灵魂,我所欲也,躯壳,亦我所欲也;二者必须得兼,躯壳和灵魂我欲兼得者也。

如果孟老夫子在世,肯定会在《鱼和熊掌》后继续写出另一篇千古雄文《灵魂和躯壳》。

不过,6月底,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有关造车的“灵魂与躯壳”论,成为孟老夫子的生动注解。

舍还是得,这是一个千古难题。

对于财大气粗又志向高远的上汽来说,面对汹涌的电动化、智能化等汽车四化浪潮,如果继续保持江湖一哥地位,的确很头疼。

在自动驾驶领域,上汽曾称“不会让华为控制自己的灵魂”,有赞有弹,但上汽的态度旗帜鲜明——自动驾驶这类核心灵魂,只能掌握在自己手里。上汽不是不和华为合作,而是要保持自己的灵魂……

不过,近日,上汽集团转身就和另一个手机巨头OPPO大方牵手,双方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表示将充分发挥各自在智能终端和汽车领域的领先优势,携手打造共赢共享的未来智能汽车生态。

不接受华为“灵魂”附体的上汽集团转身在智能化领域相继与OPPO、中兴通讯频频示好,这或许有些打脸。

但即使有可能被误解,上汽集团依然不会放弃灵魂固防!

或许,它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上汽为何转身OPPO?

因为确实不触及“灵魂”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用这句话来形容OPPO造车的野心是再适合不过了。

早在今年三月初,OPPO就开始申请专利,实际上,OPPO比小米公司官宣入场造车的时候还要早。企查查数据显示,OPPO目前申请的汽车专利数量已经超过了60余件,其中就包括车辆定位方法、装置、车辆定位系统,同时还涉及汽车的测距装置、测距方法、摄像头及电子设备等,在中国自动驾驶专利申请排行榜TOP榜单中,OPPO排名第41位,高于蔚来汽车第43位的专利数排名。

在人员的招聘上,OPPO创始人陈明永在今年4月份就招募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方面的人才,而小米公司到了6月份才是招募该领域的人才。可以说,论造车,OPPO比小米、蔚来这些无论先来者还是后来者都更要拼。

的确如此,作为国内智能手机巨头之一的OPPO,其野心早已不只在手机市场,近年来,OPPO鼓足干劲往外扩张,不仅布局芯片,还加大了力度进行投资研发,包括现在的造车,也让人不足为奇。

那么,上汽和OPPO又是如何擦出爱情的火花呢?

早在三个月前,OPPO现身SOA开发者大会时,就和上汽集团就软件技术与汽车产品的深度融合进行过探讨。

而此次通过合作内容可以看到,OPPO和上汽的合作主要集中在车机和车联网这一块。

上汽此前拒绝华为的“灵魂说”,可以看出此次后OPPO的合作只能算是汽车的非核心部分,并不“触及”灵魂的部分。这也是上汽能够在拒绝华为后很快转身OPPO的根本原因。

所以,虽然OPPO没有早早地官宣造车,甚至被小米抢了风头,但它一直在默默地为入场造车做准备。

和上汽的合作只是OPPO的一个契机,可以推动其造车的进程与加速度。而对于上汽来说,在并不触及灵魂的方面实现深度交融,保持车机和车联网方向的先进性,同样是一着妙棋。

上汽喜欢什么样的“灵魂”?

在造车领域,上汽无疑是最大牌最有实力的一个,即使强如华为,即使能和广汽、长安、东风等深入合作,但其实都不如和上汽的合作来得更有价值。

作为国内最大的汽车集团,上汽有自己很明显的优势。恰如婚姻市场上多金多才的如意郎君,自然引得万千宠爱于一身。

那么,如此注重“灵魂”的上汽,会喜欢什么样的合作伙伴呢?

在合作内容上,上汽强调双方合作是上汽零束SOA开发者大会上合作意向进一步深化。SOA是软件定义汽车的关键一步,是上汽集团想要成为汽车圈“应用商店”管理员的具象呈现。

“为所有造车企业提供一个统一的软件开发平台,创建汽车领域的软件应用商店,”需要有汽车企业冲锋在前打破藩篱,吸引各类软件技术人员,在平台上施展鸿图,开发各类应用软件,为平台上的所有整车企业及其消费者提供服务。

这一次,上汽集团站了出来,与OPPO合作,携手在SOA软件平台上搭建“共创、共赢”的智能汽车生态。上汽有自己的理想抱负,它想成为汽车圈“应用商店”的管理员,这是迈出软件定义汽车的重要一步,探索SOA应用服务。这就好比安卓和IOS两个平台上的应用商店,第三方开发者可以在商家分发,然后获得收益。

上汽的目的就是想要打造拥有海量应用软件的“软件汽车”,而OPPO副总裁刘波在录制《财约你》栏目期间表示:“OPPO调研的不仅仅是汽车行业,还在了解与手机相关的很多其他生态产业。”

这直接显示出OPPO造车不会像华为那样做硬件方面的东西,正是想要软件“赋能”,这样一来,上汽就不会担心跟OPPO合作而失去“灵魂”了。

与此同时,上汽也是有给自己留机会的,未来,如果OPPO官宣造车,肯定要找代工,就像百度与吉利汽车的合作一样,这样上汽就可以优先代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xinge.com/zxjg/12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