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被美商务部制裁,实际并不是新案,而是过去的“判决”,“缓刑”期间未执行约定。

一、舆情综述。

美国此番对中兴通讯采取的禁运处罚,缘于两年前的一桩旧案。

年3月8日,美国商务部指控中兴通讯涉嫌违反美国对伊朗的出口管制政策,对中兴实行禁运,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产品。

年3月,中兴通讯认罚。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中兴通讯要向美国政府共支付11.92亿美元,其中有3亿美元是缓期执行,如果在协议签署之后7年内未违反协议内容,该笔罚款将被豁免支付。除了罚金,中兴通讯还进行了内控整改,解雇了公司CEO在内的三位公司高层。

美国商务部此次处罚的依据是,认定中兴通讯做了多次虚假陈述,只解雇了4名高级雇员,未处罚或减少35名员工的奖金。美方称据协议,中兴通讯承诺解雇4名高级雇员,并通过减少奖金或处罚等方式处罚35名员工。

从目前的信息看,中兴通讯认为做到了“减少奖金或处罚等方式处罚35名员工”,而美商务部认为没有这么做,或做得不够。美商务部以此为由,取消“缓刑”。

二、中兴通讯的解决办法。

由于信息足够清晰,那么中兴通讯必须就美瞄准的“标的”——“减少奖金或处罚等方式处罚35名员工”,拿出可以让美方认可的之前的处理办法,或给予这35人足够的追加惩罚让美认可,可能还需要支付部分资金,这是美取消“禁运处罚”的对价。

最终执行“禁运处罚”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这对中兴通讯及其在美供应商是“双输”的做法,目前美股市已有明显反应,但要解决,中兴通讯仍将付出一笔不小的代价。由于美居于主动地位,中兴通讯几乎没有太多的反制措施。

目前解读为国家之间的 ,美国对中国动手的说法都明显过度,但对中兴通讯来说,刚刚扭转的不利局面再陷困局,这很可能拉大其与通信设备三强的差距,这不是个好消息。

三、几个相关的结论:

(一)中国IT企业应积极寻找美国供应商的替代者,且不局限于中国企业,这应该是一个长期战略;

(二)限制向中国企业出口中国急需的高新技术产品,正是造成美国贸易逆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可将此做为一个谈判引导美舆论的突破口,这并不难做到,俄罗斯都可以通过facebook影响美国的大选;

(三)限制向中兴通讯出口,对涉及的美供应商的影响夸大了,因为中兴的设备和智能是终端,都有替代品,如果中兴通讯不生产了,会有其他企业弥补空白,或者说,中兴通讯不采购了,可以卖给弥补需求的中兴通讯的竞争者;

(四)这一禁令,基本不影响中国5G进程及中国设备商的5G竞争力,当事者中兴通讯除外;

(五)美国限制全球四大电信设备商中的两家来自中国的企业(华为、中兴)向美出口,从长远看,对美不利,因为设备商之间的竞争本就不够激烈,再少了两个供应商,美国运营商的谈判力将减弱,很可能需要花更多的价钱采购设备,最终用户也将为此花更多的钱。

付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xinge.com/zxjg/5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