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中兴遭难,很多人想起华为,并将华为与中兴对比。我们认为,是否重视数学是中兴与华为的唯一区别。

有位国企的老板问任正非,华为为什么20多年就能成长为国际化企业?是不是靠的低价战略?任正非说你错了,我们是高价。对方又问,那你凭什么打进了欧洲?回答是靠技术领先和产品领先,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数学研究在产品研发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很多人也想起年任正非与其实验室专家们的对话。讲话中任正非提到:“我认为用物理方法来解决问题已趋近饱和,要重视数学方法的突起。”

“在过去的20多年,凡是我们在数学和算法上投资比较大的,有专门的团队在做工作的,我们在这个领域的产品在全球都逐渐走向了领先;凡是不重视在数学和算法上投资的,这些产品目前来看都是落后的。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面向未来,数学和算法在整个ICT行业,在构筑竞争力和差异化方面起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徐直军在战略与技术大会(STW)开幕式上的讲话,年

“管道变粗、变快以后,关键是数学、物理等基础科学的能力”——任正非在巴展和乌克兰的讲话,年

华为是怎么做的呢?

华为的研发创新走过了从“工程师的创新”到“科学家与工程师并重的创新”历程。

过去,华为主要是工程师的创新,侧重于产品实现。

现在加大了基础科学技术和基础工程技术等“冰山水面之下“的创新投入。比如,在在信息产品硬件走向同质化的情况下,数学就成为拉开芯片和软件差距的关键。

年,在任正非的支持下,华为公司在俄罗斯建立了专门的算法研究所,招聘了数十名全球顶级的数学家,创造性地用非线性数学多维空间逆函数解决了GSM多载波干扰问题。算法研究所突破了移动网络的几个特殊瓶颈,使华为成为全球第一家实现GSM多载波合并的公司,能够通过软件打通2G、3G和4G网络。它被沃达丰的技术专家称作“很性感的技术发明”。华为的竞争对手们也企图对此进行模仿创新,但至今未有实质性突破,因为这种多制式的技术融合,背后有着复杂无比的数学运算,并非简单的积木拼装。

这一突破被华为运用到全球产品上。据任正非介绍,在技术升级换代过程中,很多运营商要同时使用多个平台多个波段,移动网络里的算法打通后,2G、3G、4G产品可以在同一平台上运行,也不需要再一个波段一根天线,实际上节约了20%-30%的成本,同时节约了一半重量——重量节约了一半,欧洲运营商就可以把基站放到屋顶上,从而减少站址的使用,又节省了房租等一系列工程成本。任正非将之归功于“数学的力量”。这种名为SingleRAN的创新以及分布式基站,被业内普遍认为是华为得以崛起的一大突破。

华为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至15%投入研发中,最终实现战略突破、厚积薄发。正是俄罗斯数学家在3G和2G在算法层面带来的革命性突破,使得华为产品有了竞争力,重量轻、体积小,技术实现欧洲领先。

年,任正非接受法国媒体联合采访时说:

“我们在法国的发展,未来将新增三个研究所:第一个是美学,研究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xinge.com/zxjg/8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