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底惨遭美英双杀,中兴通讯为何成了中
中兴通讯,惨遭美英政府“双杀”!!! 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声明,宣布立即重启对中兴通讯的制裁禁令:中兴通讯将被禁止以任何形式从美国进口商品。“屋漏偏逢连夜雨”,英国国家网络安全中心紧随其后,也发出新的警告,建议电信行业不要使用来自中兴公司的设备和服务。 在中美贸易战关键节点上,中兴通讯惨遭如此严厉的制裁,是否意味着贸易战将进一步升级?更可怕的是,对于严重依赖从美国进口芯片等元器件的中兴通讯,无疑是一场大灾难。而后者,则意味着英国市场的大门已对中兴关上了。 17日,中兴通讯声明,已获悉美国商务部对公司激活拒绝令,正在全面评估此事件对公司可能产生的影响,与各方面积极沟通及应对。 中兴通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 近几年来,中兴在中国的智能机销量排名,已跌出了前十,远远落后于华为、OPPO、vivo以及小米等,似乎被人们遗忘了!那么,中兴通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 中兴通讯年全年营收是.2亿元,与华为实现全球销售收入亿元相比,当然不是一个块头,不过,它与刚刚跨过千亿元大关的小米,差不多一个等量级。另外,中兴通讯,还是中国第二电信设备制造商;中兴在美国,是第四大智能机厂商,占有11.2%的市场份额,仅次于苹果、三星电子以及LG。 要更全面了解中兴通讯,恐怕还得先其历史源头说起。 中兴创始人侯为贵中兴创始人侯为贵,生于年,祖籍陕西西安,比任正非、柳传志二人大二岁,是中国第一代企业家中知名度最低的一位。 说及中兴,免不了扯上华为。这二家通讯业巨头,相爱相杀了几十年,其中的恩恩怨怨、爱恨情仇,甚至是互黑,很难只言片语说得清。业内之前有个说法,“中兴是牛、华为是狼”,宣导“狼性文化”的任正非,过去说他看不起中兴的侯为贵。因为侯为贵在中兴的30多年历史上,只“开”过三名高管。NO!严格意义上只免过一位,其中二位是被他安排赴美学习,归来后又重新安排职务。历史有太多偶合,侯为贵大任正非2岁,创办于的中兴,也比华为早了2年。 年1月,中兴通讯完成了一次极为重要的代际交替,75岁的侯为贵,将执掌30年的中兴,交予新一代接班人,正式卸任退休。接棒人是现任中兴通讯执行董事兼总裁赵先明。赵先明,于年加入中兴通讯,从项目经理做起,年,他自侯为贵手下“脱颖而出”,接替其担任的总裁一职。年3月,赵先明辞掉自侯为贵手上接来的“董事长”,交予另一位中兴通讯老臣殷一民。 殷一民,是中兴手机业务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彼时出任董事长,颇有临危受命之意。因为在年3月,中兴通讯刚与美国政府就“拒绝令”达成和解协议。 中兴通讯董事长殷一民要成就一个伟大的企业,必须多种因素兼备,比如有足够大的目标市场、可扩充性的商业模式、清晰且合理的盈利模式,另外还必须有完善的制度管理、行业前景等;更为重要的是企业领导人。我们说,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无论是“传”,还是“承”的一方,人是第一核心要素,选好接班人很重要。 国内几大通讯元老级巨头中,柳传志的联想,已完成了代际交替,杨元庆二度从柳传志手上接过权杖,不过,作为柳传志的接班人,他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除了PC外,移动业务几乎是不行了。华为虽刚刚完成了“轮值董事长”的制度安排,不过,任正非依旧在前台,从“轮值CEO”演化为“轮值董事长”,它是一种管理模式,抑或是传承的制度安排,尚不清晰。反观中兴,创始人侯为贵已完全退出,殷一民与赵先明已形成类似台积电的“双核领导人”接班模式,顺利解决了接班人的问题。 多年以来,中兴通讯正在欧美及大洋洲地区取得突破,并以国际化作为企业发力重点,又解决了代际交棒,正是重兴之时;如今,特朗普政府一纸禁令、激活拒绝令,再度陷入危局,真是“时也命也”,令人叹息! 未退之前,作为中兴创始人,侯为贵有个愿望,那就是希望中兴在自己手里完成变革。侯为贵日常有句口头禅:“一万个想法不如一个做法”,退任中兴通讯董事长以及董事会之后,他把精力放到新能源项目,仍任中兴能源董事长等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呀! 把中兴通讯挡在英国市场门外,4月16日,英国的网络安全监督机构那封措辞强烈的公函,警告电信运营商不要使用中兴通讯的设备,理由就是所谓的“因为其所有权属于国家引发安全担心”。 说及中兴通讯的所有权,回头先说一下创始人侯为贵。侯为贵,是解放后国家培养的第一批工程师。年,他在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毕业,后又就读于南昌大学。进入航天厂,于上世纪80年代初,他又被派往美国负责技术引进,归国后,侯为贵出任厂里的车间主任、技术科长。 中兴通讯的前身,是深圳中兴半导体有限公司,创办于年,首任总经理就是侯为贵。“中兴半导体”,属于“外引内联”的合资企业,当时到深圳特区进行联络及筹备工作就包括时任技术科长侯为贵等人。经多方奔走、洽谈、协商,最后,与香港运兴电子贸易公司、以及同为航天系统的长城工业深圳分公司,加上航天厂等多元联合创业。 侯为贵等出席中兴通讯上市仪式年,“中兴半导体”成立时,注册资金为万元人民币,其中,厂占66%股权。当初,公司主要是承接来料加工业务,也就加工诸如电子表、电子琴、电话机等产品。此后数年,中兴研制出国内第一台数字程控交换机。年起,中兴改组并开始股份制改造,年,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侯为贵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年又出任董事长。 年,中兴通讯登陆深交所,年,中兴通讯在香港联交所的H股挂牌上市。作为中兴创始人,侯为贵在管理及经营机制上有不少创举,比如中兴首创了“国有控股、授权经营”的经营机制,如今已成为国资管理的核心机制之一。(有关国有资产的授权经营话题,今后在一波说的文章中再深入展开。)另外,侯为贵主导中兴期间,还推行了一种海外市场战略的“二八定律”,即80%的投入是在发展中国家,另外20%在发达国家。 从股权架构上看,如今的中兴通讯大股东是“中兴新”(中兴新设备通讯有限公司),而“中兴新”的股东主要有四个:分别是深圳市中兴维先通设备有限公司、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院、深圳航天广宇工业有限公司和珠海国兴睿科资本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股分别为49%、34%、14.5%和2.5%。 其中,“西安微电子”、“航天广宇工业”为央企,而“中兴维先通”的股权持有人主要是侯为贵等30多名自然人,也包括中兴众多高管,从企业性质上应属于民企。而年10月,北京产权交易所有一则挂牌项目,即“中兴新”谋求转让10%股权。观察者认为,该股权变动,或是国企“混改”,10%的股权应该来自国有成分,意在引入民资,优化中兴通讯的股权结构。 中兴通讯总裁赵先明资料显示,侯为贵在“中兴维先通”大股东,持有18%股权,其余股东持股5%、3%、1%不等。中兴系旗下公司相当多,且股权结构复杂,且彼此相互投资,或直接或者间接持股。比如由侯为贵任董事长的“中兴能源”,大股东是“深圳中兴国际投资”,持股比例39.53%,二、三股东分别是“中兴通讯股份”、“中兴维先通”,股权比例均为23.26%,侯为贵个人,占股比例为1.55%,为第三大股东,另外,第四股东为“中兴发展”。 中兴通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综上所述,它应该是一个拥有国资背景的混合制合伙企业,类似于地产龙头企业万科。与当年王石、郁亮等一样,侯为贵等中兴公司高管层,也同样拥有极高话语权以及经营决策权。 为何成了贸易战的牺牲品? 漩涡中的中兴通讯,为何成了贸易战的牺牲品? 回答上述问题,先引导大家了解一直资讯。 据报道,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在北京正式发布了国家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规范。中兴通讯携5G全系列产品,准备启动第三阶段测试工作,已率先完成设备入场及端到端业务调通。 要知道,中国5G试验,是全球首个由政府主导和规划的5G试验,也是全球最大的区域性5G试验。当前,5G争夺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中国属于领跑者,前不久,华为已宣布5g芯片的商用。大规模试验组网后,中国预计于年启动5G网络建设,最快年正式商用5G网络。面对中国可能形成在5G领域的主导地位,美国等必然心塞不安。哪一个国家能率先建成和商用高水平的5G商用网络,就有望在未来竞争态势中占据优势地位。 4月18日,继拿中兴开刀后,美国监管机构又把ECC安全禁令瞄准了华为、中兴,这一系列连勾拳打出,心中打什么小九九,意图自然是不言而喻!对于美国的制裁举止,中兴通讯A股与H股紧急停牌,第一时间成立了危机应对工作组。中国商务部也作出回应,随时准备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一段时间以来,特朗普小动作不断。4月16日晚间,美国商务部发布对中兴通讯的出口禁令,直到年3月13日,美国公司将被禁止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这就意味着遭“封杀”的中兴,未来7年将无法从美国进口一颗芯片。 当然了,贸易战是一把双刃剑,损人一千自伤八百,高通等美国芯片及软件供应商也跟着“躺枪”。禁售令对中兴通讯而言,更是“灭顶之灾”,很难在电信设备业生存。 有必要提及,此番封杀中兴通讯,其实是美国商务部对中兴公司激活拒绝令。何为“激活”呢?话题还得回溯到年、甚至是6年前的年“中兴通讯制裁案”。 美国商务部“激活拒绝令”,已意味着中兴通讯在年3月认罪并签署的“和解协议”宣告失败。也就是说,除了未来7年买不到美国一粒芯片之外,已向OFAC(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缴纳“天价罚单”近8.92美元,已是“打水漂”、不足以息事宁人。另外,外加的3亿美元这张“缓期执行”单子,如何解决也要再打个问号? 中兴通讯制裁案的相关资料按照美商务部的公告,年“和解协议”中,中兴通讯除同意支付民事和刑事处罚合并罚款总额11.9亿美元之外,美商务部仍保留对其长达7年的监管权。若协议如何方面未满足、或者违反EAR(出口管理条例),就可能激活“出口拒绝令”。 那么,中兴通讯为何会被制裁?事实上,发端于年的“中兴通讯制裁案”,比今天的中美贸易战早了6年。年,美方启动调查,指称中兴一笔生意涉嫌违反美国对伊朗的出口禁令。四年后的年3月,美商务部又以“违反美国出口限制法规”为由,对中兴采取出口限制措施。仅中方交涉,该年3月21日,美商务部声明,对中兴通讯及其子公司发放临时许可,暂放制裁。 据当时《华尔街日报》报道,彼时中兴与美方达成一份临时协议,其中要求参与违规的中兴高管,必须辞去管理层职务。该报道的真相如何,众说纷纭,不过,该年4月,中兴通讯出现了一波高管大换血,原CEO等3位高管卸任,也就出现上半篇提及的赵先明上位,接任董事长兼CEO。 年3月7日,也就是接近一年时间,以赵先明为首的中兴通讯管理层,以“和解”方式让中兴暂时度过一场危机,但所谓的“7年监管”,就是一把悬在头上“达摩克利斯之剑”,终究留下祸根。 网上流传的侯为贵紧急赴美斡旋的照片此番美商务部的激活拒绝令中,相关理由有一条所谓的“欺骗、虚假陈述和一再违反美国法律”等字眼。具体是什么情况,无法了解一二。不过,需要说明一点,中兴通讯采用“和解”方式,也是解决争端的一种重要形式。过去,无论是日企、德企,面对美国制裁大棒,也常以和解方式来息事宁人、握手言和。 在商业世界,能讲和,总比“针尖对麦芒”、“硝云弹雨”好,也是一种双赢。一旦产生一种不可逆反的对抗,利益均会受到了损害,最终无非是谁比谁输得更多罢了! 4月18日,有人拍到中兴创始人侯为贵紧急赴美斡旋的照片——一张76岁侯为贵在机场提着拉杆箱的背影图,跟着的是中兴通讯董事长殷一民和总裁赵先明。如此大的年岁,还要再度“出山”四处奔走,令人唏嘘! 近日,有关美国为何“绝杀”中兴通讯的看法很多,各方观点给出了种种理由。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中兴之前向伊朗出售违禁设备,其实已经认罪认罚,去年也与美国商务部谈妥了,否则也就不会有所谓的“和解”;要揭开美方封杀中兴的真实意图,恐怕少不了这一条:5G的争夺,实质上可能会打破之前“加州设计、中国制造”平衡模式,这是美方无法忍受的! 一波说传承在中国(24)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xinge.com/zxlg/12013.html
- 上一篇文章: 摩托罗拉X40Pro展现曲屏新实力,14
- 下一篇文章: 揭底惨遭美英双杀,中兴通讯为何成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