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五忠一节,南宋政坛活化石,和皇帝
庐陵“五忠一节”系列4——“文忠”周必大 庐陵“五忠一节”:“文忠”欧阳修、(忠襄)杨邦乂、(忠简)胡铨、(文忠)周必大、(文节)杨万里、(忠烈)文天祥。其中欧阳修和周必大的谥号相同。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第4位——周必大。 周必大像从南宋人的年龄看,他们的寿命明显比以前的人长了,很多人都活到了70-80多岁,动不动就会出现一个几朝元老。 比如宋高宗赵构和他的皇后吴氏,一个活了81岁,一个活了83岁,硬是占了整个南宋国祚的一半。 还有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周必大,他也活了79岁,从“靖康之耻”的前一年活到了“大蒙古国”建国的前2年,历经4朝(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堪称南宋政坛的活化石。 周必大比宋高宗的儿子宋孝宗大一岁,他的人生经历也主要是围绕宋孝宗而展开。 周必大是一个典型的文人,他和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范成大、陆游的关系非常不错。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书法典籍,无所不能,堪称南宋文坛的一代翘楚。 周必大从地方基层干部做起,到太学,到中央,编修国史、言官、起草诏书,什么都干过,因为表现优异、博古通今、书法流畅,得到众人认可。 宋孝宗上台后,将其招为自己的随身侍从(起居郎),从此开启了这对“兄弟”君臣的难忘经历。 宋孝宗像由于周必大学识渊博,文笔,宋孝宗很多事情都要依靠他,周必大就逐渐成了宋孝宗身边不可或缺的私人秘书。 宋孝宗不是一个昏君,他能为岳飞昭雪,不忘收复中原之志,组织北伐(隆兴北伐),证明他还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 周必大也不是奸臣,他能为宋孝宗提出合理的建议,不附权贵、不怕奸佞,总是以正直的态度处理皇帝身边的事务。这对君臣堪称绝配、相得益彰。 周必大给宋孝宗提出了重要的人才储备计划。他认为:之所以有奸臣当道,是因为人才太少。如果没有储备人才,就算你知道谁是奸佞,你也不能拿他怎么样,因为国家这台机器还得照常运行。 这就像我们今天开公司、办企业一样,有些人你明知他有问题,却不能开除他,因为你还没找到取代他的人。 凭借着宋孝宗的信任,周必大做到了宰相的位子。两人关系非同一般,互为依赖,宋孝宗甚至把他当作自己的代言人。 后来,也许是周必大身体不好,或者太累了,请求致仕(退休),没想到这一举动竟牵动了宋孝宗疲惫的神经。 宋孝宗反将了这位“好兄弟”一军,他提前禅位给太子,自己做了太上皇,然后让周必大好好辅佐新皇(宋光宗)。周必大无奈,只有留了下来。 宋光宗像可是宋光宗和宋孝宗有矛盾,周必大很快就下了课,后来又卷入到韩侂胄和赵汝愚两位权臣的斗争中,最后死在自己的家乡。 吉安周氏也因为出了周必大这样的大文豪和政治家,而在江南发扬光大。至于他们是不是周瑜的后裔,这有待考证。 作者本人申明:该文章发布于百家号平台,抄袭必究。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xinge.com/zxls/12625.html
- 上一篇文章: 库存清理完中兴手机将在美停售IT之家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