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营收只有华为18卖不动手机的中兴,要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崔永玲 https://m.39.net/pf/a_6712024.html 3月8日,中兴通讯公布了财年年报,全面展示了自己的经营状况。过去一年,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市场,中兴的业务都取得了不少突破。从核心财务数据来看,其总营收、净利润、经营现金流都达到历史最佳水平。 中兴在财报中表示,结合去年的实际经营状况,将向全体股东派发每10股3元人民币的分红。数据显示,自年跌至谷底以来,中兴通讯的年度股息率过去几年明显回升,自上市以来总计派现超71亿元,表明其经营状况正持续改善。 但在股东狂欢之余,中兴也必须正视前方的挑战:供应链趋紧和外部制裁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都将导致经营风险的上升。 在未来几年,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将是中兴最重要的任务。 营收、利润双增,成本是个大问题 从整体数据来看,中兴交出的成绩单虽算不上惊艳,但也没有让市场太过失望。周三开盘后,中兴港股股价高开高走,收涨逾2%;A股则接近平开,可惜受连日走低的大盘影响尾盘逐渐回落。 价值研究所就认为,中兴在营收、利润以及成本支出等多项关键指标上的表现相对稳定,有利于巩固投资者信心。 1、营收:增速保持稳定 先来看营收表现,总的来说中兴过去这些年就突出一个稳字。 数据显示,中兴年实现营收.2亿元,同比增长12.8%。这一增速固然算不上出类拔萃,但联系到过去这些年所承受的制裁压力,中兴已经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根据细分数据,中兴国内、国际业务实现双增长,营收分别录得.7亿和.5亿,增速上国内市场表现更佳,营收同比增长14.7%。 此外,把时间线拉长来看就可以发现,中兴已经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历年财报数据显示,中兴营收在年便已突破千亿大关,但随后两年分别录得亿和亿,出现一个小滑坡。这一时期出现营收下滑的原因,相信不用多说大家都心中有数。好在过去两年中兴的业绩实现反弹,重返千亿大关。 而支撑中兴业绩复苏的,无疑是年开始蓬勃发展的5G基建大潮。工信部披露的数据显示,-年期间,全国每年建成开通的5G基站数量分别为13万、71.8万和.5万个。抓住5G基建热潮的中兴,也如愿走出困境。 2、利润:净利创新高,毛利不及市场预期 和稳步回升的营收相比,中兴在利润端的表现可以说是喜忧参半。 一方面,其净利润持续增长,创下历史最佳纪录。最新财报显示,财年中兴归母净利润68.1亿,同比增长近60%;扣非归母净利润则录得33.1亿,同比增幅达到惊人的.2%。 但另一方面,其毛利率的增长状况并没有那么出色。数据显示,在中兴通讯三大主营业务中,运营商网络业务毛利率同比增长8.7个百分点至42.5%,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消费者业务和政企服务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仅为18.2%和27.1%,同比收缩5.4%和1.8%,均不及市场预期。 对比上一财年,中兴的毛利率表现确实有些令人失望。数据显示,年中兴消费者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5.4个百分点,国际市场业务的毛利更是达到历史最佳水平。 对于这个结果,部分资本大鳄也是不甚满意。在中兴发布财报后不久,日本最大券商野村便发布研报称,中兴整体业绩表现逊于该行预期。不过考虑到其营收表现稳定,目前仍维持对中兴的买入评级和32港元目标价。 在价值研究所看来,营收增长和毛利下滑同时出现,只能指向一个原因:成本失控。 数据显示,中兴在消费者业务上的成本增长最快,同比增幅达到70.41%,远超59.22%的营收增长。在供应链趋紧以及上下游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双重挑战下,中兴未来一段时间的成本压力恐怕还会继续上升。 (图片来自中兴通讯财报) 从更深层次的角度讲,中兴成本压力上升和营收结构有很大关系:对5G相关业务依赖性过高,消费者业务投入的资金不少、增速也尚可,但营收规模并不理想。 在全球大搞5G基建的情况下,中兴自然能从中获益。但靠单一业务支撑长远发展终究不够稳妥,而且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尤其是老对手华为的步步紧逼,中兴运营商网络业务的增长压力也是越来越大。 对标华为,中兴的劣势依旧明显 从营收结构来说,中兴目前的头号营收支柱是运营商网络业务,年营收达到.1亿,营收占比约为66%。相比之下,消费者业务和政企业务的具体营收规模、营收占比都要逊色得多。 中兴的消费者业务主要包含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产品两部分,前者占比更高。但从过去几年来看,其智能手机业务的表现令人失望。 目前,除了中兴手机之外,集团旗下还拥有定位年轻化的努比亚和定位游戏手机的红魔两个子品牌。然而,这三大品牌并未发挥协同优势,各自独立发展,且都遭遇强敌围剿。 根据IDC的数据,自年以来,中兴智能手机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徘徊在1.5%-2%左右,和华米OV四大国产品牌相比差距巨大。至于被寄予厚望的红魔手机,也正遭遇严峻挑战。今年年初,腾讯被爆将耗资27亿收购黑鲨游戏手机,此举可能会重塑行业格局。 更值得留意的是,正如前文提到的那样,中兴过去一年在消费者业务上花费的资金是十分庞大的。年中重金签下吴京担任形象代言人,以及发力建设线下经销网络,都体现了中兴对手机业务的野心。数据显示,中兴在年建成了近个零售阵地,其目标是在年将这一规模扩大到万家。 成本不断增长,营收规模和占比却没有跟上,中兴内心的焦虑可想而知。 当然,从持续增长的总营收和净利润看,运营商网络业务目前还能为中兴提供源源不断的收入。 中兴的运营商网络业务的收入主要来自5G基建相关的通讯设施建设业务。过去几年,我国5G基建工程发展非常迅速,可是缺口依然明显。公开信息显示,根据有关部门的规划,到年我国5G基站数量将达到万以上,目标是实现每万人拥有26个5G基站。 在5G基建领域,中兴备受客户认可。价值研究所查阅的信息显示,年一季度还没过完,中兴已经先后拿下中国联通的10G/G设备集采、云服务器集采以及中国电信的设备集采等高达百亿的订单。 但问题在于,运营商网络业务的未来不会一直一帆风顺——5G基建市场的竞争会变得更加残酷,中兴自身的营收增速也已肉眼可见地下滑。 (图片来自Pexels) 中兴在运营商网络业务方面遭遇的挑战,离不开一个熟悉的名字——华为。 前段时间,社交媒体上流行了一组对比强烈的数据:年,华为和中兴的营收分别为亿和亿,相差一倍多;年,两家公司的营收分别为亿和亿,差距拉大到了近八倍。 从半个华为到八分之一个华为,中兴在过去十年增长停滞,被这个老对手远远甩在了身后。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两者将继续在5G基建领域展开激烈竞争,全方位对比之下,中兴能有多大胜算? 在价值研究所看来,情况不容乐观。 根据Gartner发布的报告,华为、爱立信和诺基亚是目前全球5G网络基建领域实力最强的三家企业,无论执行能力还是市场竞争力都遥遥领先。而中兴在Gartner的报告中被描述为竞争力不俗,但执行力欠奉。 两者之间的差距,也展现在市占率上。根据DellOroGroup统计的数据,年以来华为一直占据着全球近30%的5G通信网络设备市场份额,且市占率仍在不断提高。而中兴在年的市占率约为10%,仅仅是华为的三分之一,排名全球第四,被诺基亚和爱立信压过一头。 (图片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 事实上,中兴运营商网络业务的瓶颈已经隐隐若现。财报数据显示,财年中兴运营商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29%,增幅相当有限。而在-年期间,其增速分别为8.32%、10.51%、16.66%和11.16%,都要优于去年。 需要注意的是,在过去几年间运营商业务的营收占比一直高居不下,一度达到77%。价值研究所认为,在业务营收增速下滑的背景下,中兴继续依赖运营商网略业务打江山并不保险,未雨绸缪很重要。 发力第二增长点:IT、数字能源、终端业务谁来扛大旗? 中兴也很清楚自己不能单靠运营商网络业务赚钱,所以过去几年一直在积极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智能手机为首的消费者业务一度被寄予厚望,但事实证明这条路并不好走。 那么在未来,中兴的第二增长曲线究竟要靠谁来撑起? 目前最热门的选项有三个:IT服务、数字能源和家庭终端。 家庭终端:万物互联是一个机会 在中兴目前的业务架构中,家庭终端业务和智能手机业务一起被划分在消费者业务板块,但这两块业务的发展前景不尽相同。价值研究所就认为,得益于万物互联这股东风,中兴的移动数据终端、家庭信息终端以及物联网设备等业务,具备比智能手机更好的突围机会。 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报告也指出,-年期间家庭信息终端设备市场将维持30%左右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整体增速相当可观。其中,诸如智慧家庭控制中心、数字电视机顶盒等设备的销量、渗透率都有望迎来持续增长。 在今年年初的线上媒体交流会上,中兴高级副总裁、终端事业部总裁倪飞透露了一组数据:截止年底,中兴在全球CPE(客户终端设备)市场的占有率位居第一,去年全年出货量突破1亿,但这还只是第一步。按照中兴的规划,其终端业务在未来将遵循“1+2+N”战略,打造智能互联场景,并推出更多相关产品。 上个星期,中兴刚刚在MWC上推出了号称全球首创的WiFi7标准5GCPE,主打5G高速率和WiFi7高并发技术。在未来,随着终端产品库进一步丰富,中兴相关业务的发展也有望提速。 (图片来自中兴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xinge.com/zxls/12676.html
- 上一篇文章: 年薪百万不是梦归家第三场直播助力留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