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网打尽”这个成语,孩子们学习“规则意识”。中兴事件中,美国破坏的是“交换”这个规则,中兴违背的是“契约”这个精神。

周六晚上,引导三、四年级的孩子学习“一网打尽”这个成语。

故事比较狗血,历史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我很是担心孩子们搞不清楚。于是,做了一张简图,帮助孩子们理解故事。

孩子们的表现非常出色,特别是那些阅读量比较大的孩子,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篇文章,分享其中的一个关键词:规则。

在引导的最后,我问了一个问题:晋献公的几个公子及其拥趸杀来杀去,起因是什么?

“所有的儿子都想做国王。”

“担心被做了国王的兄弟杀自己,先下手为强。”

“献公的宠妾想要自己的儿子成为继承人”

“晋献公听信了自己的宠妾,废了原来的太子。”

……

最后,大家得出结论:是晋献公不遵守规则!

按照既定规则,长子继承。申生是长子,已经被立为太子了,而且能力很不错,应该由他继承王位。但晋献公受宠妾的影响,破坏了规则,废长立幼,导致大家杀来杀去,政局动荡。

为什么要立长子呢?

一种说法是上古时期,人均寿命很短,父亲死时,儿子还年幼,很难带领这个部落去和其他部落争夺资源,所以,往往采用的是“兄终弟及”继承制。

随着人均寿命的增长,做首长的父亲发现,等自己老的时候,儿子已经长大了。比如,如果父亲活到50岁,儿子也30岁左右了。出于私心,父亲不愿把位置交给自己的弟弟,更想交给血缘上更近的儿子。于是,慢慢形成了“父死子继”继承制。

作为首长的父亲,儿子往往不止一个,谁来继承呢?一种方法是能力论:谁的能力强,谁就继承。在这种情况下,儿子们肯定会努力表现,这会导致激烈的竞争。但竞争往往会浪费资源,竞争的胜利者也往往会付出很高的代价。如果外部环境恶劣,会使整个组织面临被其他组织灭掉的威胁。

于是,大家就慢慢认可论年龄而不论能力的方法,这就是长子继承制。这种做法最大的好处是稳定,不会发生内耗。

这就是规则的好处:协调行动、协调资源,减少内耗,减少交易成本。

现在,晋献公破坏了规则,要立四子做接班人,为此,还逼死了很有能力的太子,朝局当然就混乱了。

晋献公为什么要破坏规则呢?因为他受宠妾的影响!规则是理性的,宠爱是感性的;为了宠爱而破坏规则,是感情湮灭了理智。

最近,中兴通讯被美国封杀,网上各种分析都有。我认为,其中有一条是不能否认的:对规则的破坏。

首先,美国破坏了规则。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生产力急剧提升,人口迅速扩展,平均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原因是什么?很简单:分工。

分工,能提高效率,这个毋庸置疑。管仲在年前就进行了社会分工:把国民分为市、农、工、商四类,城市里也进行了行政区划。随着流水线和事业部制的推广,企业分工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升。随着航海大发现,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带来了知识的扩散和生产率的提升;伴随着契约精神,市场经济提升了交易的效率。

可以说,没有国与国之间的自由贸易,没有基于契约的市场交换体系,就没有20世纪的人类发展。

那么,美国破坏的是什么规则?就是分工的规则!一个国家不可能发展所有的产业、开发所有的技术——否则,极大地浪费地球资源,所以,国与国之间会发生交换。你开发A技术,我开发B技术,我们互相交换,各取所需。

美国对中兴通讯突然来一个禁止出售技术,停止了交换,这向大家传达一个信息:如果我不爽,我随时不跟你玩!这就让大家突然没有安全感了。想象一下,水泥公司突然跟房地产企业说:我不给水泥了!这怎么行?关于水泥的价格,我们可以谈判,这是市场经济的规则,但你不能不给我水泥!这会导致什么结果:每家公司都是一个行业了!到最后,大家都会去做农业——你总不能不吃饭吧?

所以,在我看来,中兴通讯事件,将会是人类发展史上划时代的事件,因为美国挑战的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规则:基于分工的交换规则。

其次,中兴通讯也违背了规则。

美国对伊朗禁止出售某些技术——这个规定,有人认为是霸权主义,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知道了我的规则,又跟我做生意,这说明你认可了我的规则。否则,就不要和我做生意。

中兴通讯向美国公司采购了这些技术,但提供给了伊朗,这就是违约。中兴通讯违反的是另一条非常重要的规则:契约精神。

分工,意味着交换,这不言而喻。不同的交换主体,利益可能不一致,所以必须有契约来约束双方。

但在东方传统文化中,契约精神的位置并不高,我们更加尊重权力和看中环境。“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我们总是根据情境来弹性执行契约。澳大利亚铁矿石涨价,日本人认为需要重新谈合同,不愿执行原先的契约。为什么?因为东方文化重视环境,环境变了,契约当然要随之调整啊。(详见年4月16日文章《东西方的思维差异》。)

有时候,我们反悔,理由是:在当时,我是被迫答应你的。或者说:当时我是没有想清楚,现在我想清楚了。谚语说“一口唾沫一个钉”,那是道德层面的要求,而不是法律层面的约束。(详见年4月17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xinge.com/zxls/5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