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八大宗派简介之律宗
律宗 创始人:道宣 祖庭:陕西西安净业寺 代表人物:优婆离、道宣、弘一、元照、鉴真、慧光、允堪律师、法砺律师 因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实际创始人为唐代道宣。复因道宣住终南山,又有南山律宗或南山宗之称。唐代鉴真将律宗传人日本。近代弘一大师大倡律宗。佛陀十大弟子持戒第一优婆离 教义:律宗的教理分成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也称四分律宗。戒法是佛所判定的戒律;戒行是戒律的实践;戒相是戒的表现或规定,即五戒、十戒、二百五十戒等。该宗的主要学说是戒体论。戒体是受戒弟子从师受戒时所发生而领受在自心的法体。即由接受的作法在心理上构成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这是律宗教理的核心理论。 总结:以戒为师 律宗是以研习和修持戒律为主的中国佛教宗派。“戒”,作为三学(戒、定、慧)之一,是指佛教为出家和在家的信徒制定的戒规,借以防非止恶;“律”有“调服”、“善治”之意,代表着制伏、灭除诸多的恶,内调心念,外治身业。所谓的律宗,简单地说,就是重点研究“戒学”的宗派。其实际创始人是唐代高僧道宣。因道宣常住终南山,因而此宗又称南山律宗,或南山宗。又因此宗所依之律为五部律中的《四分律》,故亦称四分律宗。 产生及代表人物: 从佛教典籍上说,戒律是经、律、论三藏之一。从佛教教义上说,戒律又是戒、定、慧三学之首。自原始佛教以来,戒律作为维护佛教僧团的重要规则而备受重视。相传释迎牟尼在世时,根据形势的需要,制订了各种戒律,以规范僧众的威仪举止。佛灭度后第一次结集时,由优波离诵出的律藏,经集体认可后,成为约束全印度各个僧团的共同准则。一百余年后,古印度东部吠舍离城的比丘们突破了统一戒律的界限,出现了接受金钱布施等十种新的行为。耶舍于是召集七百比丘在吠舍离结集,断十事为非法,这就是佛教史上的第二次结集。从此,统一的佛教僧团发生了分裂。其后因各部派对戒律的理解不尽一致,所传戒律也有所不同。 戒律传译至中土,始于三国时期。东晋以后,《十诵律》(61卷,姚秦弗若多罗、鸠摩罗什译)、法藏部的《四分律》(60卷,姚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译)、《摩诃僧抵律》(40卷,东晋佛陀跋陀罗、法显译)、《五分律》(30卷,刘宋佛陀什、竺道生译)等四部小乘律都传到了中国。四部律藏译出以后,流行于南北各地。但后来弘通独胜的却只有《四分律》。《四分律》起初并未弘通,后相州南派地论师慧光(-)撰《四分律疏》,宣讲四分律义,始奠定该宗基础。慧光的弟子很多,如道云、道晖、洪理、昙隐等。道云之下分为道洪、洪遵两个系统。道洪弘扬律学二十余年,对律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其弟子道宣继承他的学说,并盛加弘传,终于开创了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个新的宗派—律宗。 道宣是润州丹徒(今属江苏)人,俗姓钱,12岁入长安日严寺,30岁以前曾游学各地遍访名师,听讲《四分律》四十余遍,以继承智首的律学思想为主。自武德七年()长住终南山。他曾担任长安西明寺上座,参加玄奘译场,负责润文。弟子有千余人,著名者有文纲、怀素等。 祖庭: 律宗的祖庭原是终南山的丰德寺,但由于年代久远早已毁坏,现已无迹可寻了。后人现奉扬州大明寺为律宗祖庭,是因为大明寺曾为道宣的再传弟子和唐代名僧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前曾在此居住和修行讲学之缘故。大明寺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故名大明寺。 净业寺位于凤凰山半山腰处,与丰德寺相邻,在同一个山的东侧和西侧,沿着山路走,可以从丰德寺走到净业寺。净业寺建于隋朝,具体情况不详。但其成为律宗的祖庭,则是和律宗的创始人道宣有关的。据《宋高僧传》记载,道宣本来在丰德寺修道和著述,有一次独坐,一个护法神降临,告诉他山东边的净业寺,地势风水很好,在那里修道便于有所成就,于是道宣就搬到了净业寺居住。大唐乾封二年(年),道宣曾与各地沙门汇集在敬业寺,研讨佛教律法。道宣在净业寺授戒度人,影响很大。唐以后,净业寺历史不详,但寺庙一直存在,经过明清多次修葺,改革开放后,政府又出资修缮了寺庙、山路。 特点:重戒律 戒律是佛教各宗派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以研习和修持戒律为主的律宗,与其他以丰富的佛学理论见长的各宗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什么深奥的教义,而注重保证宗教修持实践得以顺利进行的戒律。 戒主要指佛教为出家和在家的信徒所制定的戒规,用以防非止恶。律是指佛教为比丘、比丘尼所制定的禁戒,谓能制伏诸恶。戒律是将戒和律合起来,泛指佛教为出家、在家信徒所制定的一切戒规。 律宗将所有戒律分为两种:一是止持戒,二是作持戒。止持戒是指防非止恶的诸戒,教人“诸恶莫作”,是“止诸恶门”。作持戒是指教人“众善奉行”的戒,是“修诸善门”。 律宗的教理分为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个方面。戒法泛指佛教的各种戒律,是通往解脱的重要途径。戒体是指通过授受戒律的行为在受戒者心理上产生的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戒体论是律宗的主要学说。戒行是指奉持戒律的实践。戒相是戒的相状,指持戒人所表现的与众不同的威仪相状,一般指模范地遵守戒律的相状。 律宗的发展: 道宣的弟子很多,有大慈、文纲、名恪、周秀、融济、以及新罗智仁等。律宗在清朝初期曾中兴于江苏句容宝华山隆昌寺,其影响很大,18、19世纪的中国佛教界多以获得宝华山的戒牒为荣,这一状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期,宝华山也因而成为近世中国佛教界的传戒名山。 律宗主要寺院:陕西西安净业寺(律宗祖庭) 江苏省镇江市宝华山隆昌寺(律宗第一山)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xinge.com/zxpp/11101.html
- 上一篇文章: 江苏一个小村子出土神秘香牌,上面四个字,
- 下一篇文章: 求伯君,一个你必须知道的程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