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掌控过半国产手机的命运,也曾市值暴跌7
公益慈善北京中科在行动 http://nb.ifeng.com/a/20180619/6664841_0.shtml 来源丨冯仑风马牛(ID:fengluntalk)作者丨风马牛 「你的手机能同时搭载7个系统、四卡四待吗?」当国内手机厂商开始堆料而越来越趋同、苹果也推出iphoneSE2贩卖情怀时,有人想起了十几年前杂乱却富有想象力的华强北,以及联发科这个山寨机市场繁荣的幕后推手。 就在5月初,联发科发布旗下最高端5G芯片天玑+。发布会上,联发科历数天玑+创下的世界第一,其代号,也被认为是对高通、三星、华为旗下以8、9开头的5G芯片的挑战。许多电子产品爱好者奔走相告,「发哥又行了!」 这和联发科过去二十年的作风大不相同。创立以来,联发科一直秉承「S型曲线」经营策略,一定要等到产业发展到中间,风险较小,用户呈规模化之后,才肯发力进入。如今,尽管中国市场5G的风已经吹了两年,但受疫情影响,5G换机风潮未起,大批4G手机库存仍在,连高通都犹犹豫豫不肯倾尽全力。联发科的这一举动无异于单刀直入,亮出底牌,一副全凭产品说话的强硬态度。 芯片是手机的灵魂,在这个手机已经成为人体「延伸器官」的时代,「华米OV」的名头响彻全球。许多人已经忘了联发科凭一己之力搅动整个国产手机市场的故事,但折戟多年的联发科不曾忘,他们一直厉兵秣马,渴望重回巅峰。 01 画下年的句点时,联发科创始人蔡明介心里颇为苦涩。创业13年,本以为已经带着公司登上了最高峰,却没料到一场功能机换智能机的雪崩,所有人的心血被瞬间时代掩埋,只能眼睁睁看着市场份额一点点流失。 这种反复的无力和挣扎,贯穿蔡明介职业生涯始终,也深刻影响了联发科的发展之路。 年,蔡明介毕业于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获机电硕士学位。作为一个从台南乡村出来的穷小子,蔡明介并不愿意回台湾,但台湾有关部门一纸行政命令,让他不得不放弃高薪,匆匆回乡,进入台湾工业研究院(简称:台研院)。彼时,台研院成立不久,带有明显的官办性质,肩负着为台湾寻找新兴经济方向的重任。按照院长方贤齐的规划,年,联华电子成立,主攻半导体产业,成为台湾地区第一家集成电路厂商,蔡明介也进入了联华电子,一呆就是十几年。 年代后期,看到日本半导体产业受困于垂直整合模式,风华正茂的联华电子决定分拆多余功能,成为一家单一的晶圆生产商。身处联合电子的设计研发部门,年,蔡明介和一众同事被联华电子「扫地出门」,单独成立联发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联发科。 独立出来,就意味着此前官办企业的福利一概消失了,要自负盈亏。蔡明介回忆当时的情景,感慨道:「许多同事都是哭着过来的。」其实蔡明介心里也不好受,在联华电子十来年,从小职员做到管理层,公司效益蒸蒸日上,个人生活幸福美满,这时再去创业,风险太大。 联发科的元老们和蔡明介一样,都对从零开始心存疑虑。为了生存,他们选择当时最不会出错的产品:电脑CD驱动器作为起点。为保万无一失,蔡明介还动用人脉,从美国请来专家共同设计,希望以这种需求最大的产品,叩开欧美市场的门。 这就是后来蔡明介津津乐道的「S曲线理论」的来源,找到一条已经存在的赛道,蓄力做出更具性价比的产品,以低价切入市场,最终站稳脚跟。 02 同样的招数,联发科用了许多次。继电脑CD驱动器之后,联发科又瞄准用于DVD播放器的芯片,出手迅猛精准,年,联发科便成为这两个市场最大的供应商之一。 此时,诺基亚刚刚推出传奇型号Nokia,这是全球第一部销量过亿的手机,而摩托罗拉紧追其后,开启了寻找代工厂降低成本的道路。 正当许多台湾厂商前赴后继成为手机代工厂、传统无线芯片大厂高通和德州仪器开始研发3G芯片时,联发科却勒住前进的缰绳,坚决转向,做起了2G手机的芯片。蔡明介预感到,在大陆,2G手机的潜力远远没有开发出来,「事实上(2G手机芯片)还有技术改进的余地。」 配合改进后的2G芯片,联发科还开发了Turn-keySolution,即「交钥匙」方案,帮助手机厂商做好设计平台、操作系统、软件平台甚至是硬件结构设计,使得整个产业链在一种非常标准化的分工协作环境下运营,极大降低了手机厂商进入这一领域的门槛。换句话说,留给手机厂商发挥的余地,只剩下如何向联发科提出更有特点的要求、如何组装,以及如何以更高的利润贩卖。 四卡四待,你值得拥有 结果显而易见,联发科激活了华强北,华强北改变了中国移动电话产业。这是一个被商业史研究者们称为「反向创新」的案例,尽管这么做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仍然出于联发科骨子里的谨慎与传统。 为了打通渠道,和顾客建立长久联系,联发科被迫以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身份,做出了服务业的周到,却意外缔造了华强北喧嚣一时的电子掘金。 蔡明介曾公开对外表态,联发科的客户所生产的手机不应该被称作「山寨手机」或者「黑手机」,应该坚持使用「白牌」这个词,因为别人可能会用这个名号攻击他们。然而,大多数华强北出身的亿万富翁并未在手机史上留下什么痕迹,只有蔡明介,得到了一个「山寨手机之父」的别名,连带着联发科的芯片,也因名声问题被台湾和欧美手机制造商拒之门外。 只不过,这时的蔡明介并不在意。在大陆,有媒体评价道:「蔡明介比任正非更有狼性。」但在台湾媒体的眼里,蔡明介是「一个极端理性的人,所做的任何决定,都经过慎重的思考,因此推行起来更坚决。」 年,联发科在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之后几年,受强劲的手机芯片业绩带动,联发科股价连连攀高。尽管嘴上说着看不起,股民却纷纷满仓联发科,「台湾股王」的风头盖过了所有讥讽。 03 回过头来看,年也许是联发科最值得铭记的一年,历史转折如此之大,却又悄无声息。 这一年,联发科成立整整十年,在中国手机芯片的市场占有率高达56%,借助华强北,辐射范围远达全世界。同样也是这一年,苹果发布全世界第一部智能手机,功能机以诺基亚为代表,迎来末日狂欢。 到年,苹果凭借IOS独领风骚,微软发布WindowsPhone系统浑水摸鱼,谷歌通过Android系统集齐三星、HTC、索尼爱立信等厂商,多方围堵下,功能机市场迅速缩水,短短三年,联发科利润下降了三分之一,在中国手机贴牌市场的份额降了20%。更可怕的是,和早早准备3G芯片的高通、德州仪器相比,联发科对3G芯片的研发显得有些无力。 年末,联发科推出首款智能手机处理器MT。这一次,联发科的主要客户除了华强北的「白牌」手机厂商,还有「中华酷联」和三星。这是国产手机的新趋势,中兴、华为、酷派、联想都在模仿苹果和三星,通过明星代言人、高频广告塑造自己的品牌,经历过蛮荒时代的华强北,这群国产手机厂商比谁都渴望品牌和粉丝的加持。 不过,联发科最寄予厚望的手机厂商,当属魅族。 年11月1日,魅族推出M9,售价元,在北京首发现场,即便当天气温低至零下10℃,仍有人从凌晨2点开始排队,火爆程度不输几个月前的iphone4。在魅族的粉丝「煤油」心里,这是一款堪称当年Android机皇的手机。彼时魅族创始人黄章可谓志得意满,已经从公司日常管理中抽身,全身心扑在了产品设计和体验上,还传出了「雷军蹭黄章可乐,想要投资魅族」的故事。 魅族M9北京三里屯首发现场 联发科看上的,也是魅族当时在国产手机厂商里独树一帜的影响力。 年,联发科发动「堆核」攻势,发布全球首款支持4GLTE网络的八核移动处理器MT,魅族旗舰机MX4率先搭载了这颗芯片,正面迎战搭载高通骁龙的小米4。 这一战两败俱伤,联发科MT没有传说中的八核绝对优势,销量越多,差评也越多,高通骁龙不得不直面恼火的发热,紧急开发更先进的4G芯片。与此同时,OPPO和vivo已悄悄崛起,开启「中低端用联发科,高端用高通」的业内传统,令联发科有苦难言。 年,联发科再次出击,发布旗舰处理器HelioX10,冲击高端市场。 同样是旗舰处理器,联发科不收高额的专利使用费,国产手机厂商为了节约成本,纷纷购进联发科芯片。一时间,元级别的HTC旗舰机、元的魅族、元的红米都用上了同样的芯片,市场迷惑了,手机宣传人员也尴尬了,联发科芯片究竟面对的是哪一层级的市场呢?手机厂商们的互相拉踩从里到外,没有一颗芯片能够免俗。 更糟糕的是,HelioX系列接连推出,明明有着和高通同样的内置参数,但GPU图形处理能力、通信基带始终逊色于高通,一旦厂商使用联发科芯片,就意味着放弃让顾客得到更好的娱乐性能。移动互联网内容为王,寸土必争,各大手机厂商只能捏着鼻子认下昂贵的「高通税」,开始使用高通芯片比拼性能。 至此,联发科突袭3G、4G高端芯片市场的战役彻底宣告失败。从年7月起,联发科股价一路下跌,一年之后,联发科市值已经蒸发多亿新台币(约合人民币亿元),「台湾股王」风光不再,「山寨手机之父」的恶名却久久流传。 04 「连豆浆、油条都会涨价,一群博士生拼命设计出的芯片,只会跌价!」最失落时,蔡明介曾发出这样的叹息。 基本退出高端旗舰芯片的赛道后,联发科进入了一段漫长的沉寂期。中国手机市场洗牌飞快,曾经的霸主三星销声匿迹,苹果独领风骚,「华米OV」成为国产手机厂商里的头部玩家,甚至发力海外,至于联发科深爱过的魅族,早已成了小众品牌。 面对激烈变化的局势,联发科给自己找了两条明路,挖了一条隧道。 第一条路,做好以HelioP系列为核心的中低端芯片。尽管高端芯片挑战失利,但在更广袤的中低端芯片市场上,联发科始终是性价比之王。例如出海攻占非洲手机市场的传音,就是联发科芯片的忠实拥趸,传音董事长竺兆江说过:「传音手机%都是采用联发科芯片。」传音最被非洲顾客称赞的美颜相机功能,也是在联发科帮助下实现的。 第二条路,做智能设备、智能家居事业群。蔡明介很早之前就说过,要做物联网企业,但联发科给人的印象始终和手机脱不开钩。沉寂期内,联发科和三星长虹合作,推出8K高端智能电视,也和微软合作开发物联网,甚至Netflix合作完成电视业务。年,无线产品、智能设备、智能家居占联发科营收均在30%上下,呈现出一种「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趋势,蔡明介对物联网的信心和期待一览无余。 最重要的是,联发科还花了5年时间,从无到有,挖出一条5G道路。财报显示,从年起,联发科研发投入占总营收比重连年上升,到年已经升至26%,达到20.64亿美元。这样的巨额投入,在联发科的「至暗时刻」显得格外奢侈。 年11月,联发科发布5G芯片天玑,震惊业内,今年5月,又推出天玑+,高调回归高端移动处理器市场。5G、智能设备、智能家居、物联网,角逐4G巅峰失败后,联发科从来没想过小富即安,就此成为中低端芯片的代言商。「胜败兵事在谋攻,审势谋断是长才。联发基层多才俊,誓领吾众再登峰。」蔡明介写的这首诗,这些年来一直印在联发科总部大楼的光墙上。 千帆竞渡,百舸争流。如今联发科的几大客户「华米OV」都先后宣布,要加大投入自研芯片,尤其是华为海思,由于美国封锁,一夕之间备胎转正,靠着自己的终端产品,已经能够叫板高通。联发科对此表示,无惧竞争。 随着国内大力推行新基建,5G换机潮成为手机厂商们拯救年业绩的希望,已有多个品牌向联发科递出橄榄枝,「备战」多年,联发科终于又等到了站上舞台中央的机会。首批搭载天玑+的国产手机已经蓄势待发,这一次,联发科的背水一战值得期待。 资料来源: [1]联发科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xinge.com/zxpp/11554.html
- 上一篇文章: 曾掌舵移动联通2家大央企王建宙中国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