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十六帝真容及简介,太祖朱元璋富贵相,
图为明太祖朱元璋中年时期画像。朱元璋(年10月21日-年6月24日),大明王朝的开创者。朱元璋贫民出身,仅用15时间就驱除胡虏再复华夏,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被誉为“千古一帝”。从画像上看,朱元璋方脸大耳,剑眉蜂目,鼻翼宽厚,胡须美,大富大贵之相。 图为建文帝朱允炆的画像。朱允炆(年12月5日—?),朱元璋在世时,太子朱标英年早逝,朱标之子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之后继承朱元璋的皇位。朱允炆在位仅4年,就被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推翻,朱允炆在“靖难之役”中失踪,下落成为历史上的一个谜。 图为明成祖朱棣的画像。朱棣(年5月2日-年8月12日),朱元璋四子。初为就藩北平的燕王,建文帝在位期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成功夺得皇位。朱棣在位期间明朝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开创了“永乐盛世”。值得一提的是,朱棣的庙号起初为“太宗”,嘉靖时期“大礼仪之争”后朱棣的庙号被改成“成祖”。 图为明仁宗朱高炽的画像。朱高炽(年8月16日-年5月29日),成祖朱棣的长子,生母为朱棣徐皇后,即徐达之女徐贞静。朱高炽在位不足一年,但在历史上的评价不低,与其子朱瞻基共同铸就了明朝“仁宣盛世”。朱高炽体型肥胖,应该是明朝最胖的皇帝。 图为明宣宗朱瞻基的画像。朱瞻基(年3月16日-年1月31日),仁宗长子。朱瞻基在位十年,在位期间明朝国力达到鼎盛,后世誉为“仁宣盛世”。朱瞻基可能是明朝最有艺术天分的皇帝,在诗词、绘画方面有一定的造诣。 图为明英宗朱祁镇的画像。朱祁镇(年11月29日—年2月23日),宣宗朱瞻基长子。朱祁镇一生大起大落,两度为帝,经历了从皇帝到俘虏再到“囚徒”最后再度为帝的历程。在位期间重用太监王振,开启了明朝第一次严重的太监干政现象,明朝自英宗起开始走下坡路。 图为明代宗朱祁钰的画像。朱祁钰(年9月11日—年3月23日),宣宗朱瞻基次子,英宗同父异母弟。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被俘后,明廷立朱祁钰为皇帝。朱祁钰在位七年,励精图治,渐开中兴,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皇帝。 图为明宪宗朱见深的画像。朱见深(年12月9日—年9月9日),英宗朱祁镇长子。土木堡之变时被立为太子,后被叔父代宗朱祁钰废为王,英宗复辟后被复立为太子。朱见深在位期间,明朝风气较为清明,国力得到复苏,但也有任用奸邪之过。从画像上看,明宪宗和其父英宗朱祁镇长相酷似。 图为明孝宗朱佑樘的画像。朱佑樘(年7月30日―年6月8日),明宪宗朱见深三子。朱佑樘是明朝个人作风最规矩的皇帝,为人宽厚仁慈,厉行节约,是明朝乃至历史上唯一“一夫一妻”的皇帝,在历史上评价较高。 图为明武宗朱厚照的画像。朱厚照(年10月27日-年4月20日),孝宗长子。聪颖好玩,在位十六年,任用刘瑾等宦官,阶级矛盾加重,国力逐渐恶化。去世时年仅31岁,无子而终。从画像上看,武宗长相与明朝其他皇帝显的很不一样。 图为明世宗朱厚熜的画像。朱厚熜(年9月16日-年1月23日),武宗堂弟。武宗去世时无子,孝宗之侄朱厚熜被选为皇位继承人。朱厚熜在位45年,是明朝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期间发生“大礼仪之争”、“壬寅宫变”等大事,倭患也逐渐严重,在位后期深居玄修,被称为“道士皇帝”。朱厚熜虽多年未朝,但帝王权术较高,对朝局掌握的比较牢,也被誉为明朝最聪明的皇帝。 图为明穆宗朱载坖的画像。朱载坖(年3月4日-年7月5日),世宗第三子。朱载坖在位期间朱载坖废除海禁,此举有利于对外贸易和消除倭患。任用徐介、高拱、张居正等人,革除前朝弊政,明朝国力得到一定的恢复,史称“隆庆新政”。 图为明神宗朱翊钧的画像。朱翊钧(年9月4日-年8月18日),穆宗第三子。朱翊钧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初期国家在张居正等人的治理下取得了中兴局面,后期受“国本之争”等事件影响,长年不朝,国家逐渐走向衰亡。 图为明光宗朱常洛的画像。朱常洛(年8月28日―年9月26日),神宗长子。朱常洛生母起初只是一宫女,因此长年不受神宗厚爱,经历了多年的“国本之争”才被立为太子。在位不足一个月,是明朝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朱常洛因病服用红丸而亡,史称“红丸案” 图为明熹宗朱由校的画像。朱由校(年12月23日-年9月30日),光宗长子。朱由校在位七年,期间重用太监魏忠贤制衡文官集团,酿成严重的太监乱政现象。朱由校热衷于木作,被称为“木工皇帝”。 图为明思宗朱由检的画像。朱由检(年2月6日—年4月25日),熹宗异母弟。熹宗朱由校曾有三子,都早夭,朱由检被选为皇位继承人。朱由检在位十七年,勤政节俭,但此时的明朝已经是千疮百孔,思宗无力回天,虽非亡国之君,但难逃亡国之命运。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xinge.com/zxpp/11684.html
- 上一篇文章: 明朝陈子壮刚正不阿忤阉党广州日报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