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088716.html

日前,宁波市治堵办出台《宁波市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暨道路文明畅通提升年实施方案》,围绕年宁波市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提出以下重点工作↓

重点工作

围绕年宁波市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紧抓2号线二期(镇海段)、4号线、鄞奉城际线建成的契机,以“公交增效”为重点,完善轨道接驳系统,构建“公交+慢行”的交通顺畅出行链,继续推进路网提质、停车扩容工作,强化交通管理工作,提高各交通子系统的效率,同步推动全域交通治堵工作,夯实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和公交都市创建成果,提升交通网络的整体运行效率。

01

公交增优

◎继续加快推进轨道交通线路建设,推动第三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报批工作。加快推进轨道鄞奉城际线、4号线、2号线二期(镇海段)建设,确保年底新增开通运营线路58.公里;继续推进3号线二期和5号线一期等约38.公里轨道工程建设;同步推进第三轮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报批工作,促进中心城区轨道网络不断完善。

◎推动公交一体化建设,优化城市公交网络。随着轨道4号线、鄞奉城际线的开通运营,至年宁波开通运营轨道线路达到5条,轨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年优化调整轨道沿线公交线路不少于8条;新增改造微公交线路不少于30条。

◎继续推进公交优先设施建设,提高常规公交效率。年力争建成10公里以上公交专用道,重点推动主城区公交专用道成网连片。年市六区新增公交首末站不少于3个,开工的公交首末站不少于5个。全市新增和改造公交停靠站个,其中港湾式公交停靠站个,建成区公交站点米半径覆盖率达到%。

◎优化布局常规公交线网,提升整体网络运营效率。一方面结合中兴大桥、三官堂大桥等城市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根据新的通道及客流需求,优化调整常规公交线路;另一方面结合城市空间的扩展和重点区域的建设发展,新辟公交线路,年共新辟和优化公交线路不少于70条。此外,针对拥堵痛点,开展公交提速专项行动,加强公交专用道使用监管。

市公交集团供图

02

路网增强

◎加快“环+放射状”快速路网建设,扩展城市空间框架。继续推进机场快速路南延和环城南路西延工程,开工建设鄞州大道-福庆路(东钱湖段)工程,全年建成快速路14.4公里以上,续建15.9公里以上,开工快速路6.4公里以上。

◎推动外围跨江桥梁建设,缓解过江压力。建成通车三官堂大桥,继续推进中兴大桥及连接线工程、西洪大桥及接线工程,开展新典桥、四明桥等跨江桥梁项目前期工作,缓解两岸过江交通压力,减少外围过江交通对核心区的干扰。

◎抓好主干道路整治先导工程,提高城市交通品质。全面推进城市主干道路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持续推进联网路建设,努力解决“桥头跳”,完成环城北路等干道综合整治项目;结合轨道交通建设时序,推进鄞县大道、兴宁路等2条轨道交通沿线道路复建整治工作。

◎完善新城区骨干路网建设,支撑新城区域发展。结合城西、姚江新区、东钱湖等重点地区的发展,对外延伸老城区干路网,加强核心区与外围新兴区域的沟通联系,拓展中心城区干路网框架,结合高桥城市副中心的打造,加快建设庙洪路、学院路、薛家路等道路建设,加强区域南北向联系;姚江新城区域推动云飞路、环城北路延伸段等道路的建设,加强城市核心区的联系;东钱湖片区推动巢湖路、环湖路的建设,为东钱湖会议中心区块发展提供支撑。

◎加强城市支路网建设,注重城市街道品质空间设计。一方面继续推动城市支路网建设,老城区结合棚户区改造、未来社区建设,增加片区支路,盘活区域路网;新城区域,重点结合东部新城、湾头、高桥等片区的开发建设,同步建设规划支路,提高区域支路网密度,优先建设轨道站点周边支路,市六区力争全年开工或续建支路25公里以上,其中建成18公里以上。

此外,按照不同区域支路功能,优化路侧停车设置、设置单行交通组织,建设不少于2条街区微循环线路,提高市民出行便捷度。

◎加快道路慢行交通系统建设,提升城市慢行品质。大力推进城乡绿道建设,新增公里绿道(含骑行景观带)。切实保障慢行空间的安全性和连续性,合理增设隔离护栏,打通慢行断点改造行人二次安全过街,试点行人过街专用信号,初步建成完整连续的慢行通勤廊道。新增立体行人过街设施15处(含轨道站点),构建立体慢行网络。

陈乾斌/摄

03

停车增量

◎推动老小区、医院、学校等重点区域的停车场建设。重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xinge.com/zxpp/11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