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宕起伏的中兴事件终于要画上句号。

美国商务部7日宣布中兴通讯及其关联公司已同意支付罚款和采取合规措施来替代此前针对该公司向美国供应商采购零部件执行的禁令。

据最新消息,中兴通讯已在美国商务部的和解协议上签字,该协议还有待于美国政府批准并在满足一定条件之后,拒绝令方可解除。

虽说中兴逃过一劫,但回顾这一事件的前前后后,有不少地方值得国人反省!

和解代价巨大

美国商务部强调,此次与中兴这次达成的和解,是“取代”之前的禁售令制裁,这也是美国官方对一间公司采取“史上最严格”裁罚。

很显然,中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据最新和解协议,中兴公司要支付10亿美元罚款,另外准备4亿美元交由第三方保管,然后美国商务部才会将中兴公司从禁令名单中撤除。

除天价罚单,中兴还必须撤换整个董事会及高层管理人员,并选定符合美国要求的新团队,且在未来10年内,要能答复商务部的询问。

商务部指出,这是对中兴采取“即时监控”,能确保有效执法,且10年内中兴有任何再犯,美国就会再次祭出禁售令惩处。

罚款14亿美元、高层改组、未来10年受美国“即时监控”,这代价不可谓不惨重。

据中证报消息,中兴通讯对全体员工发出内部信,希望员工坚守岗位,不受传言影响,并痛定思痛,坚守合规底线不动摇。

信中强调,此次拒绝令的激活给公司造成了巨大损失,公司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有媒体称,中兴通讯董事长、CEO、CTO都将更换,可能还要更换部分执行副总裁(EVP)。

值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xinge.com/zxpp/7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