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杂志年第6期封面

文献学基础专刊

目录学研究

专栏导言吴格

《四库全书》提要文本系统例说许超杰

内容摘要:《四库全书》提要文本存在颇多差异,前人往往将其归结为不同时期对提要文本的修订。但这就忽略了一个问题,即一则提要可能具有多种提要稿,即不同的源文本,而不同的源文本也产生了不同的提要文本系统。本文以《孝经大义》《孝经注疏》《周易旁注前图》《革除遗事》等为例,指出提要文本之间巨大的差异并非是流传、修订产生,而是由于提要稿依据底本不同所致。进而指出存在不同分纂官分别为同一种书的不同版本撰写的分纂稿、不同分纂官为同一种书的同一版本撰写的分纂稿、同一分纂官为同一种书的不同版本撰写的多种分纂稿等三种产生不同源文本的情况。提要文本系统的提出有利于推进《四库》提要研究的立体化与精细化,进一步深化《四库》提要研究。

关键词:《四库全书》 提要 提要稿 文本系统 底本

作者简介:许超杰,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学术史。

张金吾抄录书籍考

——基于《爱日精庐藏书志》与相关题跋的研究李文洁

内容摘要:本文依据《爱日精庐藏书志》对藏书来源的记录,概述张金吾从私人藏书家处抄录书籍的基本情况。着重以张金吾从黄丕烈处传录的书籍为考察对象,结合题跋资料及相关书籍的存世情况,逐一梳理其抄录情况以及抄录书籍的来源和去向,从而部分地还原了张金吾借抄黄丕烈书籍的情形。研究过程中发现,黄丕烈旧藏书籍在当时曾被多位藏书家传录,形成了具有同源关系的多部抄本,这为辨别清抄本及其来源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而通过二人传录书籍的实例,也可更好地了解当时藏书家以借抄来互通有无的现象。

关键词:张金吾 《爱日精庐藏书志》 黄丕烈 书籍来源 借抄

作者简介:李文洁,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古籍版本、藏书史。

《天津盐业银行存库海源阁书目》

《天津盐业银行存库海源阁书目》的文献价值赵嘉

内容摘要:《天津盐业银行存库海源阁书目》为佚名所作稿本,记录了杨氏抵押在天津盐业银行的海源阁遗书共97种,其价值尚未被揭示。通过对《书目》中著录古籍的调查以及结合相关的史料分析,可以推断出《书目》的作者应是民国时期版本学家傅增湘。《书目》是傅氏在盐业银行访书时的记录。这部目录的存在,不仅可以丰富对访书类型目录的认识,同时,其对海源阁藏书的细节著录也完善和更正了以往的相关研究,值得注意。

关键词:《天津盐业银行存库海源阁书目》 傅增湘 海源阁 访书目录 古籍版本图录

作者简介:赵嘉,河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版本目录学、藏书史。

写本与印本

《孟子》单疏本蠡测

——以南宋越刊八行本为中心王耐刚

内容摘要:十三经中惟《孟子》单疏既无传本又无刊刻之文献记载。后世文献或有著录《孟子》单疏本者,但多不可信。本文从文献考证出发,釐清后世文献所见《孟子》单疏本之源流,明其为注疏合刻之传本。又进一步以版本研究为切入点,从传世《孟子注疏》诸本的差异中寻找线索,考论《孟子》单疏本存在的可能性。

关键词:《孟子》单疏本 八行本 十行本 版本校勘

作者简介:王耐刚,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籍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四书学文献与明清学术史。

国图藏残宋本《中兴两朝编年纲目》

《中兴两朝编年纲目》版本初探

——以国图藏本为线索雷震

内容摘要:《中兴两朝编年纲目》是一部记载南宋高、孝两朝历史的纲目体史书。此书现存残宋本一部、影宋抄本三部。经比较发现国图藏抄本文本错误较多,《中华再造善本》以此本配补残宋本影印似有不妥。国图藏影宋抄本之底本,来源于一个与残宋本同源的本子,该本即刘时举编《续宋中兴编年资治通鉴》所引之本。通过比对异文叶内容,本文认为三部抄本同出一系,与残宋本有紧密又有区别的血缘关系。在南宋后期,至少有三种《中兴两朝编年纲目》存世,三种版本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刷印时漏刷版片造成的。这些结论对今后继续深入研究《中兴两朝编年纲目》的版本、流传等问题有所助益。

关键词:《中兴两朝编年纲目》 残宋本 张金吾 张蓉镜 陆心源

作者简介:雷震,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宋代文献和政治制度史。

《类说》天启刻本系统学术价值再探关静

内容摘要:学界一般认为《四库全书》本《类说》源自天启刻本,但令研究者困惑的是文渊阁本文字似又较天启刻本“整齐”。通过对不同藏本进行比对,可证实天启刻本有早印、后印的区别,二者之间存在条目差异。四库本底本为早印之天启刻本,而大陆学界普遍使用的国图藏本乃后印本。因此,本文所云天启刻本系统包括天启刻本、以之为底本的四库本以及由此衍生的影印本、校注本。近年来,学界对该系统《类说》的问题渐有察觉,但其学术价值尚未被正确认识。本文引入大量《类说》抄本比勘后指出:天启刻本系统存在引书数量减少,出处有误;分卷擅自拆分,卷次混乱;撰人著录删而未尽,信息错用;条目大量遗漏,顺序不同;文字脱衍讹误,随意妄改等问题与不足。最后重新评估该系统《类说》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曾慥 《类说》 天启刻本 四库本

作者简介:关静,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宋元明清文学、小说文献学。

惠栋《春秋左传补注》版本考述樊宁

内容摘要:上海图书馆藏惠栋《春秋左传补注》稿本是该书目前可见的最早文本,颇具学术价值。据稿本可知此书初名《春秋左传考》或《春秋考》,与《九经古义》初稿《九经考》是同一系列著作,皆撰于雍正十二年()以前,而稿本的修订部分则完成于乾隆八年()或稍后。乾隆三十九年()李文藻首次付梓此书,字体清晰,内容完整,讹误较少,堪称精美。《四库全书》本以李氏刻本为底本,二者基本一致。《贷园丛书》本和《皇清经解》本皆有不同程度的墨钉与阙文,影响了版本价值。《墨海金壶丛书》本和《守山阁丛书》本则经增删改动,错讹之处较多,版本价值最劣。比勘《春秋左传补注》稿本与刻本,发现二书内容存在诸多差异,故李氏刊刻所据的底本很可能非此稿本,且多种迹象表明,李氏刻本似未经惠氏最终修订。如整理此书,应当选择李氏刻本为底本,以稿本、《四库全书》本等为参校本,还要参考南京图书馆所藏的卢文弨批校本。

关键词:惠栋 《春秋左传补注》 稿本 刻本

作者简介:樊宁,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讲师。研究方向:版本目录学,清代经学史。

《皇清职贡图》刻本考述黄金东

内容摘要:《皇清职贡图》版本情况复杂,不仅有彩绘本、写本、刻本三个版本类型,而且每种类型中又有不同的版本。刻本形式的《皇清职贡图》由于易于复制,有利于扩大传播受众和地域范围,成为彰显朝廷权威、颂扬帝王功业的最佳工具,不仅有乾隆殿本和嘉庆增补重刻本,而且出现了翻刻本。三种刻本完成时间及相互关系为:乾隆殿本完成于乾隆四十五年();嘉庆本是在乾隆殿本基础上增补的重刻本,完成于嘉庆十年();翻刻本以嘉庆十年重刻本为蓝本,并抽掉了嘉庆时期的内容冒充乾隆殿本,以达到炫耀或牟利之目的。目前已有考证成果及著录为乾隆武英殿刻本者其实多为嘉庆翻刻本。《皇清职贡图》的创制,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内涵和动机。

关键词:《皇清职贡图》 武英殿刻本 重刻本 翻刻本 政治动机

作者简介:黄金东,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中国边疆民族历史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研究方向:历史文献学。

北大图书馆藏姚锡光《筹陆军刍议》及其史料价值彭贺超

内容摘要:现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的《筹陆军刍议》,一函一册,收录了《拟订陆军纲要一门说帖》《全国陆军章制总目》《全国陆军纲要第一》《拟订陆军官职阶级议案》等条陈。该书是光绪三十年()姚锡光奉练兵处会办大臣袁世凯之命撰写的中国陆军改革草案,既揭示了清末新军制度的来源途径及练兵处幕后人物的活动,也弥补了姚锡光仕途轨迹中缺失的某些环节,有助于深化清末练兵处及姚锡光的研究。

关键词:《筹陆军刍议》 姚锡光 袁世凯 练兵处 新军

作者简介:彭贺超,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近代政治史、军事史。

柯劭忞批注本《春秋穀梁传注》

柯劭忞《春秋穀梁传注》的成书、刊行与版本差异张鸿鸣

内容摘要:柯劭忞所撰《新元史》是元史领域的经典之作,但柯氏用力甚多的《春秋穀梁传注》却并未得到研究者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xinge.com/zxcx/11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