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祝你前程似锦的清华大学

带着简历与期许

同学们在摊位前排起长龙

“我的研究方向在行业中扮演什么角色?”

“应聘岗位需要哪些技术条件?”

面对大家的好奇询问

招聘人员一一细心解答

这是清华大学届毕业生

大型就业洽谈会的现场

它是学校年度规模最大的校园招聘会

在受疫情影响的复杂就业形式下

就业洽谈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

为清华学子提供广阔的就业资源

搭建起更精准就业平台

截至目前

清华届毕业生签约率已超过五成

“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干大事业”

在这一择业观的引领下

清华学子怀揣梦想、走入社会

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去

3月16日,清华大学年度规模最大的校园招聘会——届毕业生大型就业洽谈会在职业发展中心启动,航天科工集团、兵器工业集团、电子科技集团、美团公司、中兴通讯、商汤科技等来自全国22个省市共计余家用人单位参会,共提供余个招聘职位。

据教育部和人社部的最新数据,届高校毕业生规模为万人,同比增加35万,再创历史新高。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要求,就业市场招聘新趋势,学生职业发展需求新特点,清华大学坚持“化危为机、细之又细”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努力实现就业工作的新提升。学校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室内室外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校园招聘活动,年秋季学期举办各类宣讲会、双选会、恳谈会共计余场,并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启动年春季学期招聘活动。

同时,学校开发完善就业在线办理平台,让同学们足不出户找到满意的工作、完成各项就业手续。为有效解决学生的职业焦虑,学校深化“天天有咨询、周周有讲座、班班有辅导”的理念,通过一对一个体咨询、职业课程、职业辅导讲座、团体辅导等形式,持续对学生提供职业辅导。

洽谈会现场

创新举措,助力疫情下精准就业

据悉,年,清华大学预计全日制大陆学生毕业约人(另有国际学生、港澳台学生毕业约人),拟参加就业约人,其中本科生约人,研究生约人(硕士约人,博士约1人),截至目前,届毕业生签约率已超过五成,高于往年同期水平。但疫情影响下的届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仍需为之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就业资源。

在此背景下,就业洽谈会较往年采取了更多针对性的改革创新举措。

一是现场洽谈的会期由原有的1天延长到4天(3月16-19日),分为7个行业专场(大国重器专场;金融行业专场;文化与学术就业专场;信息技术专场;基础设施建设专场;综合类企事业单位专场;线上双选专场),以便于学生更加精准地找到就业行业。

二是洽谈会采取了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除用人单位与学生线下参会外,沿用了疫情期间学校自主开发的中英文双语在线招聘系统,校内外的中外学生都可以在线浏览招聘信息、投递个人简历,与用人单位实时互动交流,确保线上线下等质同效。

三是依托行业专场招聘,举办大国重器、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主题的行业人才合作座谈会,与相关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专业对口院系教师深化校企合作,进一步密切双方在人才培养输送等方面的互动。

四是为进一步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连续第四年为国际学生提供就业服务,此次就业洽谈会中有新华通讯社、北方工业有限公司等近家用人单位招聘国际学生,参会单位数较首次提供国际就业服务的年翻了五倍,同时安排双语宣传、双语咨询,上线双语在线交流系统,以及对涉及国际业务的单位进行双语标识,为国际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五是献礼学校周年校庆,吸引维信诺、美团、爱奇艺等近80家校友企业参会引才,鼓励和支持校友企业发展,并为毕业生提供优质工作岗位。

“大国重器”行业人才合作座谈会现场

此外,学校对入校招聘人员进行严格的审核,所有入校人员提供7日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所有参加招聘活动师生和工作人员做到“一看,二查,三消,四测”,即看口罩佩戴是否规范,查验有效身份证件和健康码,手部消毒,测量体温,确保满足各项防疫要求,切实保障师生和用人单位人员身体健康。

完善信息平台,畅通就业渠道

年,清华大学通过省校战略合作、重点单位和地域人才合作等机制,与用人单位密切互动,积极构建新型合作关系,有效畅通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围绕“一带一路”“中国制造”“精准扶贫”等国家战略的需要,主动对接相关单位和地区的人才需求,不断优化毕业生就业的行业结构和地域分布。持续与中核集团、中国航发、三峡集团、哈电集团、华为等用人单位开展人才合作,通过举办招聘宣讲会、企业开放日、社会实践、就业实习等形式增强学生与用人单位的相互了解。

年共举办各类校级招聘活动近场,涉及用人单位7家、招聘岗位7万余个;就业信息网发布招聘信息余条。同时,为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就业需求,清华大学着力打造以就业信息网为基础、移动平台和社交网络为拓展的“一体两翼”信息化平台,不断提高招聘服务的信息化水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xinge.com/zxjg/10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