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报道,两位消息人士称,澳大利亚正准备禁止华为公司为该国的5G网络提供设备,因为其情报机构担心中国政府可能会强迫这家中国通信设备巨头交出敏感数据。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信网络设备供应商和第三大智能手机供应商,华为已经承诺澳大利亚政府将可以全面监督其5G网络设备,包括基站、铁塔和无线传输设备。

而在北京时间7月14日凌晨,美国商务部正式发布公告新闻,宣布解除对中兴的拒绝令。此次正式解禁标志着中兴可全面恢复正全球业务,正式重归通信主战场。经历三个月的努力与推进,中兴以坚守与担当度过了一波三折的至暗时刻,迎来了真正的黎明时分。而华为是否会同样面临困境,令人深思。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突围之路

随着中兴事件的发酵,来自媒体、行业专家的各路人士,将这场企业危机背后的国家力量博弈、中美贸易摩擦的深层原因,以及美国对中国科技业崛起,对《中国制造》战略的焦虑与不安,深度剖析了摆在桌面上。

5月17日是每年一度的“世界电信日”,可以说,中国通信行业是为数不多已经走在世界前列的行业,而这离不开已中兴、华为为代表的一批中国企业的努力。回望这两家企业走向国际化的路程,可以说是满布荆棘,这也是以他们为代表的中国通信企业,坚持自主创新,冲破西方垄断的突围之路。

中兴:知识产权护航国际征程

年,中国正式进入WTO,年,中兴作为电信设备商,开始进入美国市场。当时,在许多美国人眼里,“中国制造”仅仅存在于服装、玩具等传统的制造行业,在这样的认知环境下开拓市场,难度可想而知。

且不论起步的几年,中兴如何打造团队、修炼内功,去完成美国运营商的一系列产品安全规范认证。单单是物流、网络规范,文档能力等本地化服务基础的建设,以及约见客户、技术交流、设备测试等基本市场行为都是从零开始,摸着石头过河。

中兴国际化之路的成功

年,中国正式进入WTO,年,中兴作为电信设备商,开始进入美国市场。当时,在许多美国人眼里,“中国制造”仅仅存在于服装、玩具等传统的制造行业,在这样的认知环境下开拓市场,难度可想而知。

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不少中国企业在走向海外的过程中,因为缺少专利无法安稳经营,在海外市场遭遇重挫,甚至被迫退出市场。中兴从年申请第一件专利开始,就正式开启了知识产权储备之路。今天看来理所当然,20年前就有这个意识却是难能可贵的,这需要国际化的前瞻视野。

虽然中国年就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但真正参与到知识产权国际化竞争也不过20多年。中兴作为中国最早一批走向国际市场的中国高科技企业,早早确立了知识产权战略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也彰显了中兴走向国际化、走出国门的雄心。一场场海外知识产权诉讼的胜利,不仅保障了中兴海外市场经营的安全稳定,更标志着中兴已成长为一家成熟的国际化企业。

华为:一家被公认的跨国企业

华为在发展之初,对于国际市场的开发,采用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做法。面对激烈竞争的通信产品领域,欧美跨国巨头分享着欧美市场的蛋糕,华为则去啃亚非拉市场的骨头。年,经过七、八年的国内市场艰难创业,华为启动了拓展国际市场的漫长旅程,起点就是非洲和亚洲的一些第三世界国家。

在面向通信運营商的通信设备领域日渐构筑稳固地位的同时,华为还在扩大业务范围。例如强化了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者终端业务,以及提供数据中心和办公设备的法人ICT解决方案业务。面向消费者的终端业务之前一直以针对通信运营商的OEM/ODM生产为主。年前后,这一方针开始转换,强化了自主品牌的销售。年面向日美欧等发达国家投放了高端智能手机“Ascend”系列。

总体而言,华为的海外扩张遵循了距离上先近后远、技术上由易到难的规律。

华为的海外发展模式

(一)直销方式

在进入国际市场初期,华为主要采取了直接派出销售人员与通信运营商沟通的直销方法,但是由于国际客户对中国产品普遍感到陌生,这种直销模式有一定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华为开创了一条被称之“新丝绸之路”的营销渠道,主动积极邀请国外客户到中国来,在中国进行考察,了解华为所处的发展环境,促使客户消除对中国市场和产品的固有思想成见。另外,对于一些不能通过考察了解华为的客户,华为采取了产品试用的方式,比如在展会上为潜在客户发放试用产品,通过对产品的使用,让客户来决定是否有合作机会。这种营销方式简单有效,为华为进军国际市场取得良好开端。以此为基础,华为逐渐在海外建立起分支机构,从最初的国际部全权负责海外业务,逐步建立起其独有的海外营销体系。

(二)国际间战略合作(合资)

直销方式主要针对与中国市场情况相近的发展中国家市场,但是对于相对成熟的发达国家市场,这种依靠“人情味”的销售显然行不通,相反,在发达国家市场更依靠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前些年,由于对发达国家市场缺乏深入了解,包括社会文化、法律法规、语言沟通等方面,华为从本土派出的营销人员难以在该市场大展拳脚。在这样的背景下,华为采取了与当地企业合作,以创建合资公司的方式打开市场。如在德国,华为与当地知名度高且有信誉的代理商合作;与西门子成立合资企业,针对中国市场开发TD-SCDMA移动通信技术。在美国,华为则与3Com成立合资企业,共同经营数据通信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业务。

(三)成立海外研发机构(对外直接投资)

通信设备制造业是高附加值产业,企业所拥有的技术研发能力决定了企业的发展状态甚至关乎生死存亡。华为深知技术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在海外创建了众多的技术研发中心,吸收全球范围的优秀研发人员,并拥有了国际领先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华为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美国达拉斯及硅谷、印度班加罗尔、俄罗斯莫斯科等地设立了研发机构,通过跨文化团队合作,实施全球异步研发战略。华为在全球共设立了二十多个研究所,并与领先运营商成立三十多个联合创新中心,把领先技术转化为客户的竞争优势和商业成功。华为融入和支持主流国际标准并做出了积极贡献。截至年底,华为加入全球个行业标准组织,如3GPP、IETF、ITU、OMA、ETSI、IEEE和3GPP2等。

总而言之,在这个瞬息万变,一切可能都会发生的环境里,中国企业的的国际化未来,仍然值得期待!

*稿件来源:

C通信网

飞象网

智富时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xinge.com/zxjg/6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