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

——于谦

李、彭之死

看过《大秦赋》的人,应该都知道李斯。原系楚国一书生,借十年寒窗、良禽择木,一跃成为秦国宰相。凭着一篇“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的《谏逐客书》名篇,不但改变了秦国国运,也让自己长时间留在了中学课本之中。

但就这么个人,全家都死的很惨,并且就是死在了他这张嘴上。

学过中学历史的人都知道,始皇携胡亥游玩途中去世。赵高、李斯一商量,逼死扶苏、诛杀蒙恬,扶二世上台。据《资治通鉴*秦纪》记载,二世上台后,极事享乐,民力衰微、贼变益多。于是,李斯、冯去疾、冯劫几个老家伙,上书劝二世轻徭薄赋,以求秦国万世之功。

没想到,摸老虎屁股上了。

二世大怒,我大秦明刑峻法,下自不敢为非,你们几个老东西不赶紧为朕尽力讨贼,反而跟我这bb,真他妈晦气,都去吃牢饭吧。

众老臣一看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不愿受辱,纷纷自杀。唯独李斯,可能是觉得自己当年能靠口吐莲花而逆天改命,就没自杀,而是写了一封自作聪明的“认罪书”,书中说:“当年我来秦国时,秦国还挺小,我尽游说、饬政教、官斗士、尊功臣,败韩魏,破燕赵,平斗斛,统四方,这些都是我的罪过,我早就该死,谢谢老大到现在才整我。”

这份“认罪书”被拿到了赵高面前,赵高一把就撕了,认为李斯臭不要脸的不但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话里话外的全是讽刺,于是说了一句名言:”囚安得上书!”。

换成白话,你个犯罪嫌疑人不老实认罪,还有什么资格鸣冤叫屈?赵高马上派人去提审李斯,只要李斯喊冤就是一通打。不仅讯问人员打,赵高还让讯问人员化妆成御史、侍中等不同官员,变着花样地提审李斯。李斯以为换人了,又喊冤,然后又是一通打。打到最后,李斯“终不敢更言”,这时二世才派人问李斯——你冤吗?李斯以为又是赵高玩自己,说“不冤”。

好吧,不冤,杀。上刑场那天,李斯对儿子说:“吾欲与汝复牵黄犬,逐狡兔,岂可得乎?”父子相拥嚎哭,夷三族。

和李斯死的差不多的还有彭越。据《史记*魏豹彭越列传》记载,刘邦杀韩信后,担心彭越、英布等人谋反。宰相张良说,如果圣上派人抓彭越时,彭越反抗,那说明他早有准备,就是要谋反,必杀之。相反,如果彭越不反抗,说明他没有反心,去其兵权即可。

彭越被抓时,一点不反抗。刘邦一看,放心了,行,留你一条狗命养老去吧。

要说彭越都已经平安落地了,老实夹着尾巴做人就行了。可无巧不成书,彭越在迁徙路上偶遇吕后,跟吕后诉苦,说自己戎马一生、鞠躬尽瘁、杀敌无算,结果就落这么个下场。

吕后一听,马上对彭越说,老哥你辛苦了,暂且随我回京面圣,我定为你美谏。

彭越心花怒放啊,掉下来一个晴天大老爷,平反指日可待。就没听家人的苦劝,跟着吕后回京了。结果,到了京城,吕后对刘邦说,彭越现在是没想谋反,但心有怨念,你不杀他,就如同放虎归山,爪牙俱在,万一哪天真想谋反了呢?不如早除之,永绝后患。

彭越也被夷三族。

一点铺垫

公号老用户应该知道,我多次说过,我是学历史出身。法学教育只让我明白了法学的学理框架,但真正影响我思维的还是历史,比如这篇在某高校法学院的发言——《刑辩律师的职业发展》——就提到了:

郑律师的发言中已经提到了,他在清华学到了“理性的思维和方法”。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法学院的部分同学和我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xinge.com/zxlg/6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