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守臣著《文字不灭——我在中兴通讯黄金二十年》)

从年美国制裁中兴事件以来,我们的民族工业,尤其是通信产业,发生了许多事情,让我们有了一种重新认识自己的感觉,有了一种让我们重新奋发图强的感觉。从中兴通讯到华为,从孟晚舟到特朗普,我们绝大部分人都重新认识了通信产业里的芯片技术,重新认识了华为公司,重新认识了中兴通讯公司。

改革开放以来,这个行业是如何发展,如何变迁的?王守臣的著作《文字不灭——我在中兴通讯黄金二十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民族工业国际化发展的样本、缩影。

王守臣,何许人?

我认为可以用六个字、三个关键词概括王守臣:草根、学霸、精英。

——从贫穷的山西农村走出来的农家子弟,绝对的草根,家徒四壁,受过穷,吃过苦,18岁以前没见过城市,不知道什么是繁华。见过摇把电话机,但想像不到手机,贫穷限制了他的想像力。这是第一个关键词:草根。

——第二个关键词:学霸。毕业于浙江大学,获博士学位,读书期间获浙江大学最高荣誉“竺可桢奖学金”。我国高校的奖学金很多,很多读者都拿过,感觉没什么稀奇的。但是,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奖学金”绝对不一般。为什么?浙江大学是世界著名学府,每年高考,全国排名3万名以内的高中生才有机会进入这所学校,硕士生、博士生的门槛也非常高。在校生接近6万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在一起,每年选10名,授予“竺可桢奖学金”。获奖率六千分之一,绝对的小概率事件,不是学霸做不到。

——工作之后,打拼几年,成了业界精英。年加入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从年起任中兴通讯副总裁,先后兼任小灵通产品总经理、WCDMA产品总经理、南美区域总经理、西班牙电信总监、TDD-LTE产品总经理、中兴高达总经理。年从中兴通讯离职,任海兴电力副总裁。年起,自主创业,还投资了几家很成功的企业。这样一个水平的人,说他是精英,应该当之无愧。这是第三个关键词:精英。

这本书,写了啥?

我认为作者写了三个关键词的内容:回忆录、商战案例、管理实务。

——回忆了他—年,在中兴通讯二十年的成长与经历。大家知道,中国改革开放40年,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非常伟大的成就。这40年,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40年。我们通过许多单体的民族企业,可以看到我们国家改革开放40年的缩影,伟大的缩影。中兴通讯就是一个缩影。王守臣博士在中兴通讯待了20年,这20年是中兴通讯的“黄金二十年”,波澜壮阔、壮怀激烈!所以是回忆录,这是第一个关键词。

——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国门?国际市场如何开拓?技术业务如何开拓?如何拿下西班牙电信30亿元的合同?作者在书里通过大量商业实战案例,给我们娓娓道来。所以,这还是一部商战案例,这是第二个关键词。

——第三个关键词,管理实务。为什么呢?作为一家企业,中兴通讯从基层到高层,它的组织模式、管理法则、绩效考核,等等,是如何实施的,效果如何,如何改进,等等,这本书为我们做了许多讲解。真人真事,实名实姓,绝对值得参考和学习。所以这本书还是一本难得的管理实务。

可贵处,有哪些?

阅读这本书,我们会强烈地感受作者、中兴通讯和中国民族工业的欢乐、辛酸、梦想、激情。有个人职场奋斗的经历,也有大时代背景下的行业机遇与发展;有同城兄弟企业在竞争中的共同成长,也有国际竞争腥风血雨中我国民族工业坚强崛起的热血澎湃。这本书,可以带领我们一同领略通信行业二十年的风景与激情。

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并没有局限于个人成长的小格局,而是一开始就把读者的视野引入了蓬勃发展、日新月异的通信行业这个大背景之中。小灵通、2G、3G、4G、5G,这些与我们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通信信息,读来让我们备感亲切,兴趣陡增。隐含其中的中兴、华为的竞争也没有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xinge.com/zxls/5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