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

A股策略:

“十四五”规划出炉,市场维持震荡反弹

分析师:周建华;

登记编码:S1;

投资要点:“十四五”规划未设经济增长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我国经济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经济潜在增速下降,不设增长目标,减少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干扰。远景目标要求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若按最低标准人均GDP2万美元计算,未来15年的经济增长需要达到4.3%的复合增长率。“十四五”期间应当将高于这一水平,预计合理区间在5-6%。“十四五”规划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7%”,取消了服务业比重规划。“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目标较“十三五”规划目标15%提高2个百分点。国家发改委官员曾透露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10%左右。据国家统计公报数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9%、8.4%和7.1%。据此测算,到年末,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1%。“十四五”期间战略兴产业的发展空间还非常大。二月金融数据回稳,居民中长期房贷是重要因素。社会融资规模回升主要得益于人民币贷款(+13.5%)、企业债券(+15.1%)和政府债券(+20%)。人民币贷款的回升则主要得益于与居民中长期贷款的大幅增长,2月同比增长1,%,即使企业中长期贷款也大幅增长了.6%,但企业中长期贷款绝对额依然不到居民中长期贷款额的一半。美债收益率上行,市场波动风险加大。标普席勒市盈率已经达到35倍,仅次于年科技泡沫高点。从美股风险溢价角度看,10年期国债收益率超过1.6%,股市相对于利率市场变得昂贵。国债收益率与借贷成本的上涨将压缩成长型公司的估值。投资建议:市场经历了大幅回撤后,短期或继续震荡,等待反弹契机。建议短期超配电力及公用事业、商贸零售和房地产;中长期依然看好消费蓝筹和科技成长。建议仓位维持在5成。风险提示:(1)政策及经济数据不及预期;(2)风险事件冲击市场流动性。报告正文:1.观点:“十四五”规划出炉,市场维持震荡反弹1.1.“十四五”规划要点1.1.1.十四五概览五年规划是一份施政纲领,大体框架有延续性,但每次规划都有新意,从中可以看出政府在未来5年的施政重点和优先次序。和“十三五”规划相比,“十四五”规划在篇章上有如下几个特点:(1)制造业的地位提升,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排在第3篇,排序前进2位。(2)内需受到更大重视,特别是要畅通国内大循环,“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排在第4篇,并单列出来。(3)“数字化”取代“网络经济”,“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排在第5篇,排序前进1位。(4)精神文明升华为“文化软实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排在第10篇,排序前进6位。(5)生态环境方面强调“绿色发展”,制定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1.1.2.迈向制造强国“十四五”规划未设经济增长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我国经济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经济潜在增速下降,不设增长目标,减少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干扰。远景目标要求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若按最低标准人均GDP2万美元计算,未来15年的经济增长需要达到4.3%的复合增长率。“十四五”期间应当将高于这一水平,预计合理区间在5-6%。“十四五”规划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7%”,取消了服务业比重规划。“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目标较“十三五”规划目标15%提高2个百分点。国家发展改革委官员曾在年7月5日透露,预计当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10%左右。据统计公报数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9%、8.4%和7.1%。据此测算,到年末,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11%。十四五期间战略兴产业的发展空间还非常大。科技前沿方面,“十四五”规划提出“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集中优势资源攻关新发突发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医药和医疗设备、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和基础材料、油气勘探开发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国家科技中心方面,“十四五”规划提出“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大湾区、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战略新兴产业方面,“十四五”规划提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1.1.3.构建双循环体系“十四五”规划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几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我国内需市场规模巨大,但存在收入分配不均、消费意愿不足等问题,作为大规模经济体,释放内需潜能势在必行。“十四五”规划提出“依托强大国内市场,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产品供给方面,“十四五”规划提出“持续扩大优质消费品、中高端产品供给和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供给”,“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保护发展中华老字号,提升自主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率先在化妆品、服装、家纺、电子产品等消费品领域培育一批高端品牌”。居民收入方面,“十四五”规划提出“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提高农民土地增值收益分享比例,完善上市公司分红制度,创新更多适应家庭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产品。实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行动计划等”。消费方面,“十四五”规划提出“提升传统消费,加快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健全强制报废制度和废旧家电、消费电子等耐用消费品回收处理体系,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培育新型消费,发展信息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鼓励定制、体验、智能、时尚消费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发展服务消费,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推动教育培训、医疗健康、养老托育、文旅体育等消费提质扩容,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内外循环方面,“十四五”规划提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序推进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相关业务开放”,“加快金融、咨询、会计、法律等生产性服务业国际化发展,推动中国产品、服务、技术、品牌、标准走出去”。数字经济方面,数字经济占GDP总量将从年的7.8%提升到年的10%。“十四五”规划提出“聚焦高端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关键算法、传感器等关键领域,加快推进基础理论、基础算法、装备材料等研发突破与迭代应用。加强通用处理器、云计算系统和软件核心技术一体化研发。加快布局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神经芯片、DNA存储等前沿技术,加强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材料等基础学科的交叉创新,支持数字技术开源社区等创新联合体发展,完善开源知识产权和法律体系,鼓励企业开放软件源代码、硬件设计和应用服务”;“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产业水平。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鼓励企业开放搜索、电商、社交等数据,发展第三方大数据服务产业。促进共享经济、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动数据赋能全产业链协同转型。1.1.4.实现绿色发展绿色发展重点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任务展开。由于我国是现阶段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碳排放量约占全球28%,减排任务较重。生态保护方面,“十四五”规划提出“科学划定自然保护地保护范围及功能分区,加快整合归并优化各类保护地,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严格管控自然保护地范围内非生态活动,稳妥推进核心区内居民、耕地、矿权有序退出。完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整合设立一批国家公园。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加强国家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修复,加强外来物种管控。完善生态保护和修复用地用海等政策。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开展生态系统保护成效监测评估”;“全面加强天然林和湿地保护,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5%”。污染防治方面,“十四五”规划提出“推进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控制,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10%,有效遏制O3浓度增长趋势,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加快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综合整治,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0%以上”;“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总量分别下降8%,基本消除劣Ⅴ类国控断面和城市黑臭水体”;“开展污水处理差别化精准提标,推广污泥集中焚烧无害化处理,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率超过25%”。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十四五”规划提出“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强化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和城镇节水降损,鼓励再生水利用,单位GDP用水量下降16%左右”。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十四五”规划提出“推行生产企业‘逆向回收’等模式,建立健全线上线下融合、流向可控的资源回收体系”。绿色经济发展方面,“十四五”规划提出“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进钢铁、石化、建材等行业绿色化改造,加快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碳排放方面,“十四五”规划提出“落实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制定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实施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加大甲烷、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等其他温室气体控制力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锚定努力争取年前实现碳中和,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承受力脆弱地区影响的观测和评估,提升城乡建设、农业生产、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加强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坚持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及各自能力原则,建设性参与和引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1.1.5.深化金融改革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液,是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规划第21章《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重点规划“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在其他几个篇章中也有体现。对于股票市场,金融供给侧改革特别提到要“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更好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基准作用。优化金融体系结构,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加快完善中小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规范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增强金融普惠性。改革优化政策性金融,强化服务国家战略和规划能力。深化保险公司改革,提高商业保险保障能力。健全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强化股东股权和关联交易监管。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深化新三板改革。完善市场化债券发行机制,稳步扩大债券市场规模,丰富债券品种,发行长期国债和基础设施长期债券。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补齐监管制度短板,在审慎监管前提下有序推进金融创新,健全风险全覆盖监管框架,提高金融监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强化监管科技运用和金融创新风险评估,探索建立创新产品纠偏和暂停机制。”在第12章《畅通国内大循环》提到“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健全实体经济中长期资金供给制度安排,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强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均衡发展”;“保持合理的财政支出力度和赤字率水平,完善减税降费政策,构建有利于企业扩大投资、增加研发投入、调节收入分配、减轻消费者负担的税收制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创新结构性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规范发展消费信贷。推动产业政策向普惠化和功能性转型,强化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支持技术创新和结构升级。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制度”。在第14章《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提到“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健全项目谋划、储备、推进机制,加大资金、用地等要素保障力度,加快投资项目落地见效。规范有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推动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健康发展,有效盘活存量资产,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在第53章《强化国家经济安全保障》提到“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落实监管责任和属地责任,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完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保持宏观杠杆率以稳为主、稳中有降。加强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和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强化不良资产认定和处置,防范化解影子银行风险,有序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健全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完善债务风险识别、评估预警和有效防控机制,健全债券市场违约处置机制,推动债券市场统一执法,稳妥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严惩逃废债行为。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框架,加强监管合作,提高开放条件下风险防控和应对能力。加强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建设,推进金融业信息化核心技术安全可控,维护金融基础设施安全”。1.2.二月金融数据回稳,居民中长期房贷是重要因素M2同比增速回升至10.1%。截至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6万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7个和1.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9.35万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比上月末低7.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9.19万亿元,同比增长4.2%。当月净投放现金亿元。社融同比增速回升至13.3%。截至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36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76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2.25万亿元,同比增长2.4%;委托贷款余额为11.04万亿元,同比下降3.2%;信托贷款余额为6.19万亿元,同比下降16.8%;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4.06万亿元,同比增长32%;企业债券余额为27.93万亿元,同比增长15.1%;政府债券余额为46.39万亿元,同比增长20%;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8.42万亿元,同比增长12.8%。二月金融数据回稳,居民中长期房贷是重要因素。从分项数据来看,社会融资规模回升主要得益于人民币贷款(+13.5%)、企业债券(+15.1%)和政府债券(20%),因为人民币贷款、企业债券和政府债券分别占社会融资规模的60.7%、9.6%和15.9%。人民币贷款的回升则主要得益于与居民中长期贷款的大幅增长,2月同比增长1,%,即使企业中长期贷款也大幅增长了.6%,但企业中长期贷款绝对额依然不到居民中长期贷款额的一半。1.3.海外风险依然存在美对华政策风险依然存在。虽然中美高级部长将在美国阿拉斯加会面,但中美关系前景依然不明朗。近期,美印澳日四国举行首脑会议,在所谓南海自由航行、网络安全的议题上重点针对的就是中国。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根据一项年的旨在保护美国通信网络的法律,点名华为、中兴通讯、海能达、杭州的海康威视和大华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此外,人大通过《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引起部分国家无理非议,英国甚至发布官方声明,无端指责中国没有遵守《中英联合声明》。“后特朗普时代”的外部环境依然不稳定。美债收益率上行,市场波动风险加大。上周,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度飙升至1.6%上方。从美股估值来看,标普席勒市盈率已经达到35倍,超过年高点,仅次于年科技泡沫高点。从美股风险溢价角度看,10年期国债收益率超过1.6%,股市相对于利率市场变得昂贵。国债收益率与借贷成本的上涨将压缩成长型公司的估值。1.4.策略配置建议:电力及公用事业、商贸零售和房地产市场走势:“十四五”规划出炉,政策细节较多,对诸多行业构成利好,市场可能给予较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xinge.com/zxpp/7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