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所双非院校,电子类高校,毕业进华为中兴
白癞风的症状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重庆邮电大学 年毕业生进三大运营商人,华为46人 工业和信息化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年更名为重庆邮电大学,办学70年来,为信息通信行业和地方培养输送了10万余名各类人才,被誉为“中国信息通信人才的摇篮”。 重庆邮电大学招生就业处了解到,年重庆邮电大学共有毕业生人,其中本科毕业生人、研究生人,本科生占比达81%。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自动化学院人、传媒艺术学院人、软件工程学院人、经济管理学院人、光电工程学院人、先进制造工程学院人、重庆国际半导体学院人、理学院人、生物信息学院人、国际学院人、网络空间安全与信息法学院99人、外国语学院76人、体育学院63人、现代邮政学院29人。 从届本科毕业生来源地区分布来看,重庆本地生源占比为62.2%、四川省5.9%,西南其它省市4.7%,长江中游地区8.8%,黄河中游地区5%,北部沿海地区4.5%,大西北3.5%,南部沿海地区2.6%,东部沿海1.8%,东北地区1.1%。 学校本科毕业生中,有60.7%选择单位就业,国内升学占比为17.4%,灵活就业为5.1%,出国人数占比3.6%,科研1.8%,政策性就业1.3%,创业人数占比0.9%,为就业的人数占比为9.4%。 就业率最高的为现代邮政学院,就业率达到%,但是该学院人数比较少,仅29人。外国语学院就业率达到97.4%、体育学院95.2%排名前三。其它就业率高于90%的学院有先进制造工程学院94.3%、软件工程学院93.8%、光电工程学院92.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92.4%、经济管理学院92.3%、生物信息学院92%、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91.9%、重庆国际半导体学院91.7%等。低于90%就业率的学院仅5个,传媒艺术学院86.7%、理学院86.6%、自动化学院85.8%、网络空间安全与信息法学院83.8%、国际学院83.7%等。 重庆邮电大学整体就业率远远高于重庆市平均水平,据重庆市高校就业率平均水平为78.8%,而重庆邮电大学最低就业率学院均超过了83%的水平,高出全市平均水平近5个百分点,可见重庆邮电大学的就业优势。 重庆邮电大学本科毕业生流向中,留在西部地区的仅占51.7%,而南向珠三角地区的占比高达20.6%的水平,东部长三角地区占比也达到了10.5%的水平,远远超出了珠三角、长三角生源来源占比。分省市流向,留在重庆的仅有37.1%,去向广东占18.9%、四川11.9%、浙江4.5%、北京4.7%、江苏3.7%、上海2.3%、湖北2.3%、湖南1.7%。 本科毕业生中,有57.1%的学生流向民营企业,34.1%流向国有企业,6.7%去了三资企业,进教育行业的占比为0.4%,科研单位占0.1%不到。 本科毕业生进入的企业最多的有中国电信人、中国联通人、中国移动81人、中兴通讯47人、华为46人等。 南京邮电大学 华为人,人进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国家电网 “双一流”建设高校,原南京邮电学院,年更名为南京邮电大学。学校原为邮电部和信息产业部直属重点高校,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现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邮政局与江苏省)共建,年成为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以江苏省管理为主。年原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正式并入南京邮电大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双一流学科,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国家一流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B+、信息与通信工程B+。 年就业质量报告还未公布,我们先来看一下年就业质量情况。 年12月20日,学校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为97.84%;其中毕业研究生年终就业率为99.63%,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为97.37%。 “就业”为毕业生发展主旋律,占比分别为毕业研究生(96.81%)、本科毕业生(64.38%);除“就业”外,“升学”为本科毕业生的第二大去向,占比为21.67%。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升学率26%。 人进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等世界强企业就业。 西安邮电大学 去往北京就业人数占14%,广东就业占13% 年成立西安邮电学院,西北地区重点建设的唯一邮电类普通高校,年更名为西安邮电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邮电部和信息产业部,年划转到陕西省,现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首次进入世界一流学科,B-,通信工程专业获国家“一流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获陕西省普通高校“一流专业”培育项目。 “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升学”为毕业生主要去向选择,占比分别为53.20%、19.76% 届毕业生流向的城市人数占比位居前五的分别为西安市(37.00%)、北京市(14.98%)、深圳市(8.40%)、上海市(4.27%)和杭州市(3.74%)。 学校届毕业生主要流向单位类型为大型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 三资企业,占比为97.15%,其中,国有企业为28.38%。就业单位规模主要集中在 0人以上(占比为62.09%)。 届毕业生中,有名毕业生的毕业去向为国内升学深造,升学率为19.76%。从具体升学院校层次来看,流向本校深造的人数为人(占国内升学人数的40.12%),流向“双一流”建设高校深造的人数为人(占国内升学人数的40.37%),流向科研院所深造的人数为15人,(占国内升学人数的1.8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年毕业进华为人,浙江大华、海康威视等 年实行浙江省与信息产业部共建、以浙江省管理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 学校始创于年,初名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而后历经杭州航空工业学校、浙江电机专科学校、浙江机械工业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管理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学校等时期,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年原杭州出版学校整体并入,年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现设下沙、文一、东岳、下沙东及青山湖等5个校区。 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全为B+, 通信工程专业是国家重点专业、浙江省优势专业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年入围国家一流专业,信息对抗技术专业是全省唯一武器类专业。 截止到年12月25日,学校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1.99%,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0.18%,升学率29%,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97.65%。 学校届毕业生选择升学(含出国出境)的有人,其中届本科毕 业生中,共有1人选择升学(含出国出境),升学率为29.34%;毕业研究生中, 33人选择升学,升学率2.77%。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珠三角就业占40%,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强人才培养,智慧校园建设 桂林市,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广西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广西重点建设高校。 年原桂林机械专科学校,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年更名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信息产业部。年管理体制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 学校现有金鸡岭校区、六合路校区、花江校区、北海校区。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机械工程学科为广西一流学科和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电气工程学科为广西重点学科。 信息与通信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B-,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工作流动站;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2个工程硕士领域,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导航工程5个本科专业。学院是卫星导航定位与位置服务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要支撑单位, 年,学院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科研及联合创新、智慧校园建设等方面展开全面深入的合作,基于华为的平台及桂电的开发能力推动学校科研创新成果的转化。 年12月30日公布了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我们来解读一下,本科毕业生人,研究生人,专科人。就业率70.34%,升学率11.74%,本科就业率72.46%,升学率5.58%,出国留学0.61%。 道熵周老师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xinge.com/zxjg/6395.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兴对华为NBIoT大反击CLAA贵
- 下一篇文章: 中国科技巨头们的海外势力版图华为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