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通信中兴通讯AH全新深度向下
核心摘要 全球5G规模建设持续推进,通信网络设备市场进入新一轮的快速成长期,技术持续进步构建高行业壁垒,中国厂商在技术上逐步实现赶超,在市场上引领全球发展,全球份额有望提升。作为全球通信设备的龙头企业,中兴通讯经历挫折后已全面恢复,同时战略聚焦、内部管理优化、全面整合中兴微电子强化核心竞争力,乘5G之风再起航,公司收入20年过千亿,跨过规模效应拐点,叠加产业链成本下降,公司进入盈利的快速释放期。 1、中国5G建设领先全球,海外规模建设拉长投资增长周期 5G是新一轮科技浪潮的开始新经济浪潮的引擎,受到全球市场的 ·2月3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加快释放新兴消费潜力,积极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带动5G手机等终端消费,推动增加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络教育、网络娱乐等方面消费。 ·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强调: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加大试剂、药品、疫苗研发支持力度,推动生物医药、医疗设备、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 ·2月23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要以此为契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1.2.2.政策推动下国内5G建设快速推进,广电5G带来新增量 全球5G推进中,中国处于第一梯队。美国无线通信和互联网协会(CTIA)于19年4月联合电信咨询公司AnalysysMason发布《Race-to-5G-Report》报告,对世界各国的5G现状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频谱可用性、牌照和部署计划等方面。该研究比较了美国与其他市场的5G进度情况,中国、韩国、美国、日本处于全球5G整体准备进度的第一梯队,其中中国和美国在频谱、技术、产业链等方面评分更加靠前。而欧洲的主要国家德国、英国、法国则处于第二梯队。第一梯队国家的5G商用时间主要集中在年底~年之间。第二梯队国家的5G商用时间主要在~年间。第二梯队以德国、法国、加拿大为主。 中国在年12月发放5G频谱许可,年6月正式发放5G牌照。随着5G技术验证测试及产品研发的推进,工信部的相关政策也在陆续配套推进。年12月,工信部向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发放了5G系统中低频段试验频率使用许可。从具体分配情况来看,中国电信获得MHz-MHz共MHz带宽的5G试验频率资源;中国移动获得MHz-MHz、MHz-MHz频段的共MHZ带宽的5G试验频率资源,其中-MHz、-MHz和-MHz频段为新增频段,-MHz频段为重耕中国移动现有的TD-LTE(4G)频段;中国联通获得MHz-MHz共MHz带宽的5G试验频率资源。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广电等四家运营商发放5G商用牌照。年10月31日,三大运营商正式上线5G套餐。年2月10日,工信部同意三家企业在全国范围共同使用-MHz频段频率用于5G室内覆盖。 5G牌照落地后,工信部等部委高度重视5G产业发展,对5G网络建设规模进行了明确的规划。年工信部规划新建5G基站超过50万站,三大运营商积极响应,到年9月国内已经累计建成69万5G基站,提前完成全年新增50万5G基站的目标。年工信部规划全年新建开通5G基站超过60万站,实现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覆盖。 三大运营商之外,广电体系在无线网络一直希望有所布局,年10月12日,中国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广电”)揭牌成立,共有46名发起人股东,注册资本亿元。目前中国广电拥有MHz5G黄金频段,获批手机号段。中国广电在年5月20日与中国移动签署5G共建共享合作框架协议,按1:1比例共同投资建设MHz5G网络,力争年底基本实现广电5G的全国覆盖。年1月26日双方进一步明确5G共建共享的具体合作协议。中国广电布局5G将对5G网络建设和投资带来新增量,有望推动整体5G投资规模持续超预期。 1.3.全球视野:5G商用启动,全球建设平滑投资周期,4G投资仍在继续 1.3.1.5G商用年启动,中国5G领先,海外未来逐步跟进,平滑投资周期 第一梯队国家领先全球,基本于年开始商用。韩国和美国均在年4月3日宣布开通5G商用,中国于年6月发放5G牌照。频段和牌照落地后领先国家的运营商快速推进5G网络建设和用户推广。 ·韩国于年4月宣布开始5G商用,开通5G服务的包括SK电讯、韩国电信和LGU+的三大传统运营商,套餐资费为5.5万韩元(约元人民币)到13万韩元(约元人民币)不等,达到流量上限后有限速。 ·美国于年4月宣布开始5G商用,Verizon和Sprint为首发开通5G服务的运营商,第一批覆盖城市包括芝加哥、明尼阿波利斯、亚特兰大、休斯顿、堪萨斯等,套餐资费为70美元(约元人民币)到美元(约元人民币)不等,达到流量上限后有限速。 ·中国在年6月6日宣布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广电等四家运营商发放5G牌照,10月31日,三大运营商正式上线5G套餐,5G全国覆盖快速推进,截至年10月已开通超过70万座5G基站,终端连接数超过1.8亿个。 与3G/4G时代有所不同,3G/4G时代海外建设领先于中国,国内设备商早年海外份额较低,主要针对国内市场,国内建设高峰期结束之后,面临建设规模下滑周期的压力。从3G/4G发展过程看,中国处于技术跟随状态,海外规模建设领先中国3-6年时间,当中国规模建设周期结束后,产业链迎来周期下行压力。反观5G时代,中国引领全球5G建设发展,海外不同国家进度不一,有望平滑5G投资周期,拉长5G投资规模持续增长的时间。 从全球5G规划角度看,全球5G第一梯队国家建设快速推进,其他国家将逐步跟进。根据GSMA统计,到截至年1月,全球24个国家的46家运营商正式商用5G;39个国家的79家运营商已经宣布5G商用规划。不同国家和地区技术和市场发展水平不同,对于5G商用的迫切程度有所差异。因此在全球角度看,5G建设将呈现出逐步推进的态势,领先国家先行启动大规模建设,其他国家陆续开始5G建设,叠加领先国家5G网络的扩容补盲,整体网络投资的周期性将有所弥平。 按照推进时间表统计,预计全球5G网络建设将分成三波推进。第一波,以第一梯队国家为主,中国、美国、韩国、日本等引领,主要驱动力包括政策引导,技术引领以及垂直领域应用探索;第二波,主要是以第二梯队国家为主,包括德国等欧洲国家,主要驱动力包括业务需求推动;第三波,主要其他剩下的国家,主要驱动力包括对标领先、以及业务落地的推动。 1.3.2.不只5G,全球4G投资仍在继续 运营商在部署5G的同时仍在投资改善LTE网络等其他网络。根据GSMA预测,-年期间全球运营商整体网络投资额将达到1.1万亿美元,其中北美、欧洲、大中华等区域5G投资占比较高在90%左右,而其他区域市场5G投资占比只有60-70%左右,非洲部分区域5G投资占比仅27%。从全球来看,对5G网络需求的迫切性不尽相同,4G网络建设投资仍将在未来几年内保持平稳,未来一段时间全球将呈现5G新增投资和4G持续扩容并进的态势,对整体资本开支带来正向拉动。 从整体网络渗透率来看,5G在全球的网络渗透率快速提升,在年有望达到20%的连接数占比。而4G网络渗透率也将继续增长,从年的52%提升到年的56%,4G网络仍然是很多国家和地区主要的无线覆盖技术,未来升级扩容的需求有望持续较长时间,对全球整体运营商资本开支带来正面贡献。 1.3.3.5G终端设备快速渗透,运营商收入正向贡献显现,形成网络建设正循环 5G网络覆盖持续深入,5G终端硬件连接数有望高速增长。根据GSMA预测,全球5G网络设备的连接数占比将从年开始快速渗透,在年有望达到20%的比例,即达到18亿连接数。5G网络带来更快的网络速率、更低的时延等性能升级,网络用户对5G服务增加付费的意愿较强,针对全球不同区域用户的调查显示,平均57%的用户愿意为5G服务增加付费。 对运营商而言,随着5G商用网络的快速铺开,大量5G新硬件推向市场,将推动5G应用的普及,为运营商带来5G新增收入,增强运营商继续投资5G的动力和能力,进而形成网络建设和发展的正循环,推动全球5G网络建设的良性发展。根据GSMA估算,随着5G初期覆盖开始,移动用户逐步从4G网络向5G升级,将推动运营商收入持续增长。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运营商的投资能力不同,导致5G网络覆盖进度和5G用户渗透率提升速度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区5G对运营商收入弹性的共享有所差异。随着5G网络渗透的持续推进,对运营商收入增量贡献将持续加大,进一步增强运营商部署5G网络的内生动力。 2.设备商全球竞争格局:四大主设备商分天下,格局空前清晰,中国厂商优势明显有望进一步提升份额 2.1.电信设备技术研发、市场推广、专利储备等壁垒持续提升,行业格局逐渐集中 技术升级换代是影响整个通讯产业格局变动和产业链条上各企业业绩表现的核心因素。自从年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在美国芝加哥诞生后,约10年为一个周期实现更新换代,目前全球通信技术已经全面进入4G后时代,即将进入第五代移动通信设备,即5G时代。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持续发展,在2G-3G-4G时代,每一代技术都有多个技术标准,技术研发难度持续提升,对于设备商而言,技术路线的选择、不同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开拓、服务体系/供应链体系的构建、专利储备等投入和难度都持续提升。设备商行业竞争十分激烈,每一代无线通信技术升级换代,为设备商及其产业链提供了弯道超车机遇或者巩固份额提升盈利的可能,而其中通信标准的选型站队以及核心专利能力将是决定结果的关键因素。很多曾经的巨头由于种种原因收购整合甚至退出市场,形成了目前华为、爱立信、新诺基亚和中兴通讯四家主要厂商的局面,市场格局持续集中。 随着技术的持续发展,通信设备的研发投入、供应链管理难度以及专利墙等门槛大幅提升。随着市场的逐步演化,运营商面临增量不增收的压力,整体资本开支投入压力越来越大,对于设备商的成本管控和端到端服务能力要求不断提升。通信产业的这些发展趋势,导致市场格局向龙头厂商持续聚集,市场格局越加稳定。 特点1:持续大规模研发投入。通信设备行业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行业,为了完成持续的技术迭代和产品升级,需要持续大规模研发投入支撑。从研发投入绝对额角度看,四大通信设备厂商每年均投入高额研发经费,在过去十年间,-年由诺基亚和爱立信领先,逐步发展至由中国厂商领先,华为年研发投入规模达到.15亿美元领先,中兴通讯逐渐缩小与诺基亚和爱立信的差距,诺基亚和爱立信是稳中略降的趋势。 从研发费用率来看,四大设备商均呈现稳步提升的趋势,该特点反映了网络技术是持续投入持续迭代的过程,且随着技术的快速进步,研发难度和投入成本都大幅提升。网络升级演进的研发投入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新进入者需要形成2G-4G的技术积累才能形成5G的竞争力,也大幅提升了行业进入门槛。 特点2:庞大的供应商资源整合。根据华为年核心供应商大会上到场核心供应商家,其中92家获奖,其中美国厂商共33家,中国大陆厂商25家,中国台湾厂商10家,中国香港厂商2家,日本11家,德国4家,瑞士/韩国各2家,荷兰/法国/新加坡各1家。除核心供应商以外,还有大量的一般供应商。供应商数量的庞大,以及供应商地域的全球分布,对通信设备企业提出了非常高的供应商资源整合要求。 特点3:技术代制的延续,复杂的ICT端到端能力的整合。每一代新的通信网络都需要具备向下兼容的能力,因此通信设备企业提供的网络设备必须具备含有1G到4G的能力,能完整地实现技术代制的延续。此外,随着IT和CT融合的趋势愈加明显,通信设备企业需要具备完整的ICT端到端解决方案能力,进一步提高了通信设备行业的进入门槛。 特点4:成本控制和服务能力缺一不可。由于通信网络需要安装到具体的现场和环境,因此需要通信设备企业除了向客户提供完整的产品解决方案以外,还需要有整套的方案和服务交付能力。特别是海外市场,通常是采用“交钥匙”方案交付,因此对通信设备商进一步提出了服务交付等要求。 特点5:大量的专利标准储备,进一步提升壁垒。通信设备产业具备技术密集型的其中一个特点是主要厂商均具备大量的专利储备,不断迭代演进的专利布局为电信设备商构建很高的市场壁垒。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通信企业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最新排名》,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超过0件的企业有华为、Nokia、LG、Ericsson、Samsung、Qual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xinge.com/zxjg/7360.html
- 上一篇文章: 宏赫周览第13周l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