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咱衡水人的ldquo实在rdq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最好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虽然衡水中学闻名全国,但提起“衡水”很多人还是一脑袋浆糊,或与衡阳相混,或把她安排到湖北或河南,甚至不知她是地级市,动不动说“衡中”是“县中”。一些专家连衡水中学和“衡水的中学”都无法区分,就可以信口雌黄批判衡中并不存在的“错误”,以自许高明。根据我的所见所闻,衡中在家长中的口碑是任何一所学校难以想象的。一次在人大附开会,一群中国作协工作人员簇拥着一位衡中女教师,咨询她怎么把孩子搞到衡中,眼中满是虔诚的期待。进了衡中,孩子可以安享8小时睡眠,不必求助辅导班,每天还有一节不需要完成校内作业的公共自习。对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如何界定我不感兴趣,但我敢肯定如果学生糊作业糊到凌晨是常态,如果一些主张刷题和补课的家长掌握了学校的领导权,这肯定不是素质教育,甚至不是教育。衡水中学,至少是实在的“教育”。我在见识过京城名校学生的错字连篇无知无畏,见惯了南都家长重金求分无计可施之后,深感在全国各地的教育都得了侏儒症、近视眼、阴阳脸的大背景下,衡水中学虽然长得不帅,没有峨冠博带自诩风雅,却孔武有力、虎虎生风。衡水之所以被污名化,除了人红是非多之外,更主要是历届校长都带有衡水人的傻实在。衡中校长说“对这些底层孩子而言,高考是改变命运最好的途径”。诚恳有余而境界不够——不会装。而同样的内容,经过某南方校长一包装,就一洗应试痕迹:“教育承担着阶层有序流动的重任,底层的孩子有权利公平地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我们学校就承担了这样的神圣责任”,不但是素质教育,还是有社会担当的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很多城市中学相比,衡中一点也不变态,之所以被认为变态,皆因太实在。如果您想和我抬杠,请先区分衡中和衡二、先找10个不同层次的衡中学生了解情况,否则不具备和我争论的资格。衡中办得实在,离不开这里实实在在的民风。历史书上很多名人是土生土长的衡水人。但衡水人埋头干活,不会捕捉商机,接机宣传。人家为武大郎、西门庆故里争吵得不可开交时,衡水对自己历史上的名人仅仅是一笔带过,没有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来树立文化自信。十几年前,我到江苏某名校应聘,该校前身为仪董学堂,“仪董”义为以董仲舒为表率;那天试讲的文章是孙犁的《黄鹂》。我骄傲的告诉考官:董仲舒、孙犁都是我衡水乡贤。考官一脸惊讶:“真的?他们是衡水人?”董仲舒给江都易王刘非做相国,刘非是汉武帝的哥哥,显赫一时,早已湮没无闻,而他手下这位衡水老汉,却凭借道德文章而名垂千古,成为思想大家,士人典范,教育旗帜,扬州荣耀。虽然人们对董夫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褒贬不一,但他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联系汉初的具体实际,杂以阴阳五行说,形成了汉朝的核心价值观,对国家稳定居功至伟。孙犁是成为解放区小说作家中数一数二的代表人物,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其悼念亡妻的散文《亡人轶事》曾选入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用衡水土话一念,就是这个味——朴实包含着深情。至少有三个衡水人推动了中国历史进程。一是孔颖达。东汉之后,儒家思想受到佛教的冲击,以至于“南朝四百八十寺”;儒家内部也门派林立,彼此势同水火,社会上价值混乱,信仰缺失。这时衡水人孔颖达挺身而出,主持编纂《五经正义》,这本书排除经学内部的门户之见,择优而定一尊,广采以备博览,兼容百氏,融合南北,重建了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这种费力不讨好但有价值的活,孔颖达愿意扛,成了水平高外,为人实在也是重要原因。二是高适。不错!高适是咱衡水人,他为人豪爽正直,粗犷率真;其诗歌雄浑悲壮,直抒胸臆,不屑于精细雕琢,无病呻吟。“虽乏小巧,终是大才”(《吴礼部诗话》)。他是盛唐边塞四诗人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四诗人的另一位王之涣虽然不是衡水人,曾做过衡水主簿,传说旧城宝云塔下的“千年不死草”就是王之涣所栽。唐代文人渴望凭借边塞从军拜相封侯,但据记载,能够遂愿的只有高适一人,用衡水话来说:高适不是嘴把式,是手把式,是干家子。三是冯保。历代太监,因身体残缺导致心理变态灵魂扭曲者众多,衡水赵圈冯家村的这位冯保可算比较特殊的一个。冯保,字永亭,号双林。明代著名太监、政治家、音乐家、书法家。明穆宗驾崩时成为顾命大臣。掌权后支持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使大明政权一度出现复苏局面,史称万历中兴。冯保是万历皇帝的“大伴”,受太后委托陪伴万历成长为圣明的皇帝。不料,一般人捞到这种美差,一定会极尽巴结之能事,这位冯太监,却犯了衡水人的常见错误,给个棒槌就认真。小万历曾经醉酒调戏宫女。冯保向太后告状。太后愤怒之余,差点废掉神宗帝位。太后命张居正上疏切谏,并替皇帝起草"罪己诏",又罚他在慈宁宫罚跪六个小时,皇帝因此对冯保、张居正怀恨在心。张居正死后,冯保遭到清算,在治国理政这件事上,他真是皇上不急太监急了。没办法,太实在!衡水大地上只有样东西,房屋和田野,前者是来住的,后者是种庄稼吃的。没有什么青山绿水,甚至那些本来可以帮助生财的名人纪念馆的非常简陋,展厅内简单介绍一下,你爱看懂看不懂,反正这人确实是我们这里的。楼房盖得朴实无华,绝对不会有什么鸟巢、秋裤、蜂窝之类的形状。这里是真正的平原,一眼望去,坦荡如砥,冬天是黄土,春夏是绿浪,挡住你视线的只有村庄。在这里有一种浇地方式叫“漫灌”,打开渠水,引向近百亩地,之所以这样,一是人粗,二是地平。(图片来自网络)衡水方言众多,景县枣强武邑故城阜城感觉像山东话,zcs不分,却发得特别卖力;深武饶安说话时元音饱满且带着拐弯儿,夸张而悦耳;冀州能够把儿化音说得有几个拐弯。总体而言,声音厚重响亮,每个音都发得很实在。衡水人喜欢喝酒,几杯酒下肚,那么之前互不相识,立刻就可能掏心掏肺,有事“您说话”!绝不可能天天在一起吃吃喝喝却各怀鬼胎,那样会寸步难行。如果人们愿意跟一个人喝酒,原因是“人不错”。这几个字在衡水,是给人的最高评价。但在南方,“人不错”常常暗示某人一无所长且极其昏聩。同一个词,地域不同,意思却相去甚远。虽说燕赵多感慨悲歌之士,但这种勇猛剽悍的性格多体现在国家危难之际,廉颇、李牧、赵云、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等等,在社会稳定时期,河北人通常踏实勤勉,朴实厚道。有人问河北人为什么这么老实?一种说法是,狡黠奸猾者都扔到河对岸去了。衡水人则更老实,安土重迁,不愿意外出打工,即使打工,也扎堆京津。在衡水人眼中,那是自家地盘。且亲戚带亲戚,并无异乡之感。正是因为衡水人实在,重感情,所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更为普遍。做事处处有凭关系。中国为英语贡献guanxi一词。在衡水话中,这个意思通常表述为“人”,说某某“有人”,不是指兄弟众多或婚内出轨,而是他有关系。言外之意,凡是人即关系,关系无处不在。如果没有血缘、姻亲关系,就要找八竿子帮不找的关系,于是制度和人情界限模糊。有关系上天入地,无关系寸步难行。例如,找工作时,我给某某学院招聘,对方人事处不询问我什么学历什么专业,也不说明需要什么条件与程序。只说“看情况”。作为衡水人,我已打听过了,我的条件绰绰有余,需要的是“有人”,即关系牵线硬货铺路。在衡水人的概念中,没有这两样东西,想找好工作,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名校出身又有何用?衡水干部选拔干部更侧重于看“能力”而非学历,能力和能量几乎同义。近20年内衡水的一把手,多数到同一个封闭空间去安度晚年了。为什么落马率如此之高?衡水人太实在,盛情难却;得了实惠,就要实实在在地办事,办得多了就出事。有关系的靠关系,没关系的经营关系。没关系且不善经营,又不甘平庸,不愿铤而走险,就就好好准备高考吧!所以,衡水的校长说“教育改变命运”时,不觉得功利,毕竟比“关系改变命运”摆得上台面。有“关系”作参照,此话不但不土,还有了一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英雄气概。因为实在,在本地建构了一个盘根错节的差序格局关系网;不屑于结网或结不了网的看透形势之后,就踏踏实实地努力外出求学、谋生、创业。所以,教育培养的人越多,当地关系网越稳固,进步越慢。成也实在,败也实在!关键是这种实在是用来落实政策还是搞关系。HS张志杰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hongxinge.com/zxcx/6537.html
- 上一篇文章: 看看你在古代是什么学历附真题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